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父子协议”引发家庭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09:48 南方日报

  编者按

  《父子协议》是一本与老周《我只养你十八岁》同样具有轰动效应的体验性教育纪实读本,而且更满足东方传统文化的思维心态,该书围绕一个东方式的家庭教育深化展开,作者亲自记录了自己进行“家庭契约”实验的前前后后,以及实验者和被实验者之间的亲密对话和心灵深处的撞击……

  背景介绍:

  天津市中科院教授郝麦收在儿子郝丁中专毕业前与其签订《亲子双向自立协议》,儿子独立解决未来,包括求职、婚育在内的重大问题,钱可以借父母的,将来偿还,而郝麦收晚年也不需要儿子的赡养。他说服妻子,“狠心”地把“见到人多就害怕”的20岁的孩子推到了社会大舞台。怀着恐惧甚至仇恨心理的儿子,见父亲真的不再管他,只得怀着“少年的屈辱”四处奔波求职。这其间可谓辛酸多多:当过廉价工,干过体力活,做生意赔得精光……

  2002年9月,郝丁终于走进《今晚报》,成为一名资深广告人,其工资已超过父母收入的总和。此时,他才深深地理解了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说,郝丁的成功源自个人不懈的奋斗,但与父亲的“狠心”不无关系。在跌打滚爬中深深体味到创业的艰辛、知识的重要,这些真知灼见对郝丁是非常重要的,也寄托着其父“绝情”背后的无限真爱。

  第一位吃螃蟹的家教专家

  文/丽君

  这是一个简单、真实而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家教故事。阅读它,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将获益匪浅。因为它的反传统的教育意义,孩子(成年后)和父母(年老后)相互自立,相互减轻负担。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性,将契约文明贯彻到家庭内部,并且实实在在地执行着。

  在现代的社会,由于竞争带来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每一位父母的最大心愿。一方面,独生子女肩负着“成大才”的重任,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与纵容,独生子女处处依赖着父母,独立自主的能力非常糟糕。这种结果,是目前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的一大问题,而郝麦收实行的协议式家教方法,为很多独生子女家长敲响了警钟:趁早让孩子学会自立,不要到关键时刻才强制孩子“断奶”,否则一不小心会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因而,能够在父母对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百般娇贯的时代,读到《父子协议》这样一个以宝贝儿子为实验对象进行亲子双向自立、逼儿子走向自立的真实故事,实在是令人震惊而又让人佩服。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家庭生活和父子亲情一直遵循着一成不变的农业社会的情感方式:“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相互依赖,彼此都不独立。”因此,亲子协议签订后,它获得更多的是指责与不满,而郝麦收也成为这场家庭革命的始作俑者,背负着“绝情、冷酷”的父亲称号。但是,面对着重重的压力,郝麦收却义无反顾地将协议进行到底,正因为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拥有的一份由“失望到希望”的严厉的父爱,才有了今天成功地走向自立的郝丁和一家人的和谐幸福。

  在此感谢郝麦收教授,作为一名天津社会科学院的老年问题研究专家,本是潜心研究老年问题的,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独生子养成了独生子女身上所有的毛病:不爱惜东西,动手能力差,没有自制力,不负责任,并且胡作非为。对于这样一个“没出息”的独生子,郝麦收急坏了,看来不光要研究老年人问题,还要研究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开始,郝麦收运用家长制的教育方法:说、打、骂。但是,儿子就是一根筋:反正我是你们的独生子,再气我也不能不要我。最后,郝麦收没辙了,通过研究西方社会的家庭教育方式,他决定以此来好好地“整治”儿子,由此逼儿子与他签订亲子双向自立协议,对儿子实行四不管(高等教育费用、工作、结婚成家、培育子女),而儿子也可以不管父母的老年生活。一场家庭革命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现在,郝麦收的实验成活了,独生子郝丁也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其实,亲子双向自立协议只是个手段,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孩子强化自立的观念。协议代表着共识,也代表着自律。

  本书由一份沉甸甸的协议引出故事的整个情节。读完本书,您会发出一声长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亲,郝麦收给了儿子无限的爱,但是被爱的一方郝丁,却漠视这份父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不但不珍惜,而且肆意糟蹋它。等到一纸协议摆到面前时,才如梦初醒。郝麦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家教专家,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家庭教育行动,应该引起广大独生子女家长的深思。

  评论

  正方观点

  父母要舍得放手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父亲不简单,为了断绝孩子依赖父母的念头,使孩子走上自立的道路,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儿子签订自立协议,也可谓是绞尽脑汁。值得庆幸的是父亲终于达成了使儿子自立的愿望,儿子也最终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我非常敬佩这位父亲的做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古人就明白的道理。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是母鸡都会的事,可只有人才能给孩子理智而有益的爱。

  温飞

  反方观点

  父子关系岂能一纸摆平

  中国是礼仪之邦。父母有教育、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是法律规定的。父子关系是事实上存在的血缘关系,不仅仅是一纸协议就能摆平的。这个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培养儿子的自立精神,可培养儿子的自立精神有很多种途径,靠的是教育,用不着非得订这么一纸协议,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了问题,难道父亲真的可以甩手不管吗?协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却削弱了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我觉得这种做法没有普及意义,也没有效仿的必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助人为乐,亲情无价;小有所养,老有所托,这正是太平盛世、社会文明的象征,所以中国才有那么多几代同堂的家庭,这也正是中国最受西方国家老人羡慕的地方。

  杨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