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校“发泄室”当慎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0:05 红网

  12月2日,笔者走进了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和咨询中心的“发泄室”。一走进发泄室,就看到两个黑红色大沙袋悬在半空,上面各系一副拳击手套。最特别的是,沙袋上还专门设有“相框”。“学生可以把怨恨对象的照片贴在沙袋上面,好将对此人的怨气发泄出来。”(《中国青年报》12月3日报道)

  设立“发泄室”本不是什么新闻,但在高校建“发泄室”西安交大却是首家。大学

生处在由校园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头脑中青涩的学生思维受到社会风气的冲击,加上离家在外,缺少亲人的呵护,难免会有思想上的苦闷与寂寞。同时,成长期内的青年人,在生活、情感、生理上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烦恼,需要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和发泄,大学内设置心理咨询中心的目的正在于此。但是,高校校园里建“发泄室”是否合适呢?笔者认为:拳头解决不了真问题,“发泄室”当慎建。

  心理学上的肢体碰撞理论认为,“任何身体上的接触都能发泄愤怒”。发泄室设立的意义正在于帮助学生缓解压抑、发泄情绪。但是心理学同时说明,肢体的发泄,只是浅层次的、暂时的,是躯体上、生理上的表面发泄,无助于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因为造成消极心理情绪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发泄,表面上痛快了、解脱了,实际上暗藏的心理郁结没有解开,只是在幻想中满足了自己的情绪需要,深积心中的压抑到一定时刻还会爆发,那将会更猛烈、更可怕。所以,用“发泄室”这种方式来达到缓解学生压力,就算真的达到了目的,也是治标不治本。病根不治,久而久之,最后必定是连治标也无能为力。

  同时,对“发泄室”的过分依赖还容易导致学生的暴力倾向。靠打人、骂人等有暴力色彩的发泄缓解压力,无疑是以毒攻毒。时间长了,容易让学生形成一有情绪就需要通过暴力来发泄的畸形思想,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我们甚至可以试想,倘若学生离开了校园,在家里或者社会上心情不好需要宣泄时时,又找不到可以进行暴力发泄的地方,那他们选择谁作为发泄对象呢?亲人、同事抑或其它无辜者?

  诚然,一般的高校心理咨询室,由于形式老套、直面学生隐私等原因常受到学生冷落,心理咨询的方式也的确有待创新,但却不能舍本逐末,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堵源头的方法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开设心理发泄室,供大学生暂时发泄“心头之恨”,只是心理帮助的一个过渡,重要的是能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分析与引导,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西安交大开了高校设“发泄室”的风气之先,但此风不应助长。健康的人缓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参加适当的运动等等,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而定,何必一定要去“发泄室”?就像替换定律所言,要让自己心里充满了积极的事物而没有余力去思想或是感觉沮丧。

  (稿源:红网)

  (作者:李书龙)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