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道是“无情”却“有情” 开发区海西湾“清违”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3:51 青岛新闻网

  “清违”一度是影响政府和群众关系的导火索。然而,今年青岛开发区在海西湾10平方公里的黄金海岸“清违”工作中,却上演了渔民舍弃500多万元为项目建设让路、主动“清违”的感人场景。“清违”不仅没有清出矛盾,相反却加深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增强了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出了一片干群和谐的喜人局面。

  抉择

  海西湾,又称薛家岛湾,泛指青岛开发区后岔湾船厂至壳牌码头连线以南海域,是发展修造船业的首选区域。如今,北船重工及其所属六厂四所、中海油等一批重量级项目已经在此布阵。海西湾又被人们称为“母亲湾”,因为这里养育了薛家岛办事处13个村的1万3千多口人,久居在这里的渔民们世代以近海养殖为生。2003年,海西湾规划为项目用地,青岛开发区管委对项目占用海域内的所有养殖物及其附属设施均兑现了补偿,但传统的谋生观念使渔民们对这片希望的海域充满了眷恋,人们依然在项目占用区域内继续着多年以养殖为生的生活方式。

  这片海域涉及薛家岛办事处13个社区、157户养殖户的200亩扇贝、1600余个筏式养殖网箱,如果全部清除,最保守的估计,渔民损失将达到500多万元。为此,青岛开发区组成了“清违”工作小组,深入到13个居村的养殖户家中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工作,借助于“联户、结队、帮扶、亲民”活动,首先从思想工作入手,教育渔民识大体,顾大局,同时用开发区20年发展惠及乡亲的生动实例启发养殖户,使许多养殖户心中豁然开朗。

  转轨

  然而,仍有部分渔民等待观望,还有部分渔民想借机“啃”一下区里,对此,经过反复调研和做群众工作,一条“清违”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这就是在“清违”中积极进行“转轨”,采取“法、情、理结合,区、街、居联动,注重深细实,采取缓卖移”的措施,推进“清违”工作。广大基层干部按照这个思路,深入渔民中间反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薛丰江是大洼社区的村委委员,在管区党政成员、管区主任、社区指导员和相关社区两委成员组成的薛家岛办事处清理工作小组四级梯队里,他处于最基层的部分。他先向自己“出手”,最先把自家在海域内养殖的十几亩扇贝进行了彻底清理,让乡亲们受到了震撼。稍后,薛丰江和村两委的干部们将大洼社区的20多户扇贝养殖户按照亲属关系分包到各自头上,分别做说服和服务工作。为给村民们降低损失,两委成员纷纷主动为村民养殖的扇贝找销路,免费为他们运输、装卸,尽管每亩扇贝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在村两委的带动下,这个社区的养殖户将180亩扇贝提前清理完毕。

  在落实“清违”的“缓卖移”上,广大基层干部认真务实,不留遗憾,他们延缓清理日期,帮群众寻找销路,将有条件的养殖物转移至其它区域。薛家岛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韩传友的笔记本上有一份特殊地记录,一份为渔民销售鱼苗的记录。“向红岛垂钓基地销售鱼苗10000尾,向浙江某公司销售鱼苗100000尾……”自今年9月份清理工作开展以来,韩传友已经成了渔民的贴心人,他天天忙碌在海边,为渔民联系养殖海产品的销路,免费为渔民租用船只,雇用装卸人员,受到养殖户的爱戴,养殖户面对着这样的干部,心服了,气顺了。

  不仅是韩传友,薛家岛办事处清理工作小组四级梯队的人员从上到下纷纷变身为“渔民贴心人”,踏踏实实地为渔民想办法。据不完全统计,“清违”期间,薛家岛办事处免费为渔民租用船只200多船次,雇佣人员2000多人次。

  转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青岛开发区在“清违”工作中一方面为养殖户办实事,一方面为养殖户找市场。

  50岁的薛举庆是瓦屋庄社区的渔民,是远

  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他有100多个网箱飘浮在海西湾的水面上,仅网箱和鱼苗这两项,老薛就投入了30多万元,这些网箱每年都会给他带来30多万元的纯收入。他的鱼苗多数是今年5月才投入的,如果按区里要求在9月23日之前清理,放养的鱼苗才刚刚长成半成品鱼,此时销售必将大大降低价格,损失很大。海西湾内有157户同老薛一样的网箱养殖户,每个养殖户平均有10个网箱,每个网箱有1500个鱼苗,按照明年成品鱼8元/斤的价格出售,现在清理养殖网箱,每斤只能卖到5元左右,仅此一项,每个养殖户平均将为此损失10余万元。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渔民的损失,区里决定将清违时间延长一个月,老薛和其它养殖户奔走相告。从此以后,老薛和其它养殖户由“清违”的不合作者变为积极地推动者。

  润物无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养殖户已将海上筏式养殖物全部自愿清理完毕,整个“清违”过程静悄悄地进行,渔民们心顺气平,未出现一起上访事件。

  转产

  海西湾“清违”之所以进行得如此顺利,关键是把前后两头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里。这就是“清违”之前确保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清违”之后确保为群众谋得生存出路,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在海西湾从事渔业养殖的多是“4050”人员,他们没有别的技能,“清违”将使他们面临就业困难,失去生活来源。青岛开发区工委、管委将渔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着力解决渔民“失海”后的转产就业问题,帮助他们“上海登陆”走向市场,寻求发展新天地。针对“失海”农民没技术、没特长、创业难度大的特点,青岛开发区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免费培训体系,针对本区企业对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采取企业“下单”、区培训中心“出单”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订单式”培训,学到修船、焊接等技术的渔民可以优先在各企业就业。同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养殖户由“内湾浅海养殖”向“外部深水养殖”转移,专门到各地取经,学习深海网箱养鱼的经验,聘请了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为薛家岛的300多名渔民进行了培训,使渔民站到了转产增收的新起点。

  从9月初到10月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海西湾“清违”在人们的关注下悄悄地结束了,黄金海岸展露出了迷人的芳容。11月22日,总投资74亿元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如期开工了,凝视着蔚蓝色大海边火热的建设场景,这里的渔民们笑了。王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