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作为“门客”的经济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4:5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姜文华(山东 职员)

  据《北京晨报》11月29日报道,曾在两千年前出现过的“门客”职业重新受到推崇,从经济学家到大学生,从艺术鉴赏人士到维持秩序的壮汉,可谓不拘一格,种类繁多,因大多均有看家绝技,现代门客们都过上了“食有鱼、出有车、居有家”的生活。而“门客”中的“极品”,也即“小打小闹”的“门客”们最尊崇的则是“一个主意就要动用几个亿”

的经济学家。社会上对门客的看法不一,而专业咨询专家袁岳认为,经济学家堂皇而公然地成为特定利益集团的“门客”,这样可以在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矛盾冲突中,通过激烈的论辩和交锋“有力地刺激经济学的进步”。

  被权贵资本豢养,在经济学家眼里,可能并不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他们通常喜欢“只做不说”,也即一边心甘情愿甚至趋之若鹜地争相被豢养,嘴上却坚决不认账,甚至还会义正辞严地批驳“门客”一说。明明是为利益集团代言,却偏要摆出一副为国为民着想的架势。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虚伪,公众领教过无数次。比如,一批身着“公共知识分子”外衣的经济学家“言辞恳切”地说,“价格下降对老百姓没有好处”。这种“价格下降对老百姓没好处”或“老百姓将成价格下降的受害者”论在今年很是盛行了一阵子,电信市场如是,房产市场如是,能源市场亦如是。能炮制出如此高论的,自然都是权贵资本豢养的经济学家“门客”。说起来倒也符合鲁迅先生描述的国人“性格”。

  越是在外叫得欢的门客,到其主子处领到的赏钱势必越多,众多经济学家“门客”们自然深谙此道,以至于连自己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都顾不得了。惟利是图、卖身依附、不要脸面、满嘴胡言可以说是“门客”的本性,千百年来即如此,于今尤甚。可古之“门客”终究还不至于厚颜无耻到在为主子利益叫嚷的同时,还非要弄出一副济世救人的面孔,为谁卖命就是为谁卖命,坦白得很。

  说来说去,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笔者从没听说过,历史上曾有哪个“门客”促进了某学科之学术进步的,倒是权谋治术被促进了不少。如今的经济学家一旦当上了“门客”,专著于学术似乎已鲜有人为,所谓的“激烈辩论”“观点交锋”,也不过是不同利益的相互倾轧,既如此,促进学术进步又从何谈起?这一切可由香港学者直言“内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足五个”,而竟没有一位经济学家敢于出面驳斥,即可证实。原因何在?关键还是因为一语中的,戳到了门客们的心窝,门客们反驳已经无益或不再有任何意义。

  在经济学成为显学的时代,这个经济学家的名头,以及因这个名头所带来的强势话语权,有时候比部分“小官”的公权力还要好使,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权力寻租”呢?在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经济学家“门客”的确与古之门客有所不同,至少主奴关系看起来已经不甚明显,这关键还是因为,经济学家“门客”可以选择依附主子,也可以选择不进行简单地依附,而同时利用自己的权力资源进行寻租。这在身兼经济学家和官员多种角色的门客身上可能更加清晰可见。

  但不要忘了,顾雏军大红大紫之时,其门下的门客数量比之孟尝君被废之前也并不逊色,不遗余力为其呐喊助威的门客可谓开一时之盛,更曾将叫板的郎咸平弄得势单力孤,几乎孤掌难鸣。不过,后来顾因经济问题被抓,“门客”们一时间迅速匿迹销声,犹如古之孟尝君被废之时,三千门客纷纷作鸟兽散的情景。看来,经济学家“门客”确实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古之门客的“优良传统”,至于“促进学术进步”只怕是根本谈不上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