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水扁该醒醒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9:30 南方日报

  特约评论

  昨天晚上,沸沸扬扬的台湾地区“三合一”选举终于水落石出。果不出所料,绿营惨败,蓝营大胜。值得注意的是,“料局”的“诸葛亮”中有一位吕秀莲,不但在“料”而且一板一眼公开向媒体“料”,“料”得绿营怨声载道。

  吕秀莲“料事如神”

  每到投票前夕,台各政党都照例会出面造势一番;台各媒体也会点评一番;台各类头面人物更会猜估一番。因各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层面不同,所站位置不同,为鼓励士气,台各政党头面人物都会提前吹嘘自己团体胜选。而今,身为台民进党“天王”之一、台当局仅次于陈水扁的头面人物吕秀莲却一反常态,当起了《红楼梦》中的“贾探春”。她11月28日公开对媒体表示,今年的选举民进党选情并不亮丽,泛蓝一定赢。语气如此坚决肯定,相当令人关注。

  对吕秀莲这个判断,台岛人们并不感到意外。只要看一看近来蓝绿两大阵营的路向及民调结果,尤其是看看11月27日两大阵营的造势游行,看看在两军对决之时民进党县市候选人作弊的“污点”一一被曝光,人们对泛蓝获胜早有心理准备。人们感到不好理解的是,“贵”为绿营领军人物之一,在选举冲刺关头,即使已出现败象,都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未到揭盖那一刻,一般都会坚持必胜之言,为何吕秀莲在今年“三合一”选举时刻却反其道而行之,发出了“蓝营必赢”这个似乎有损绿营士气的话?

  其实,吕并不是要真心反戈一击助蓝营一臂。她像“贾探春”针砭时局那样,不是要推翻荣国府、宁国府,而是要“补天”。吕秀莲也只不过是想寻求另一种策略,帮助绿营避免在“三合一”败阵之后再败下去。

  民进党一派乱象

  如今展现在台岛公众面前的民进党,呈现出一派乱象。

  首先是内讧四起。陈水扁与李登辉由暗暗较劲转为公开对决,这是光天化日之下人人皆知的事。

  众所周知,在选战中,团队内讧往往是失败的象征。内讧无法凝聚力量,无力挽回败局。反观蓝营,马、王、连一齐上阵,表现了空前兴旺的人气。“11·27”游行,由原估计20多万人响应,一下变成50多万人助阵,阵容阵势如日中天。

  再就是弊端连连。近来,台“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等案,使台当局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身为副手的吕秀莲也对此屡屡发出不满。而陈水扁当局既不诚心“自我革命”,更对曝光此案的台媒体采取恐吓和整肃手段,又招致台湾公众反感。

  而蓝营在选战中公开亮出了“三反三要”,即“反贪污、反腐败、反掏空”和“要清廉、要公义、要繁荣”的口号。同时,蓝营候选人共同立下“廉政承诺”,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民心,引发了一呼百应的效果。

  吕秀莲断言在“三合一”选举中绿营败局其实是包含着一番苦心:奉劝民进党识时务,把“脓包”去掉“包扎一下”,也提出包括与“北京产生创造性关系”等“建言”。但是,吕的“建言”、吕的苦心也帮不了绿营的忙。道理很明显,吕本身也没有点出台绿营之所以弊端重重的死结,这就是世人共知的“台独”。

  搞“台独”死路一条

  民进党靠“台独”起家,从2000年以来,在李登辉指导下,民进党靠“台独”坐大。然而,他们数年的“坐大”并没有给台岛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而展现给台岛、给两岸、给世界的是:选举有“术”,治岛无方;背信弃义,纠纷不断;搜刮民膏,舞弊连连;媚日媚美,仇恨大陆;经济每况愈下等。因此,台岛民众对“台独”厌烦了、反感了。“台独”势力在台岛存在一天,台岛就不得安宁。而一旦与“台独”为伍,什么人民民主、什么新闻自由、什么两岸和谐、什么国计民生都成泡影。

  正如台湾《联合报》11月29日社论指出:“只有全力做到:推动‘经济优先’、迅速建立两岸良性互动最短期间完成两岸‘三通’、运用治标与治本的政策纾解民众的各种生活焦虑、重建‘廉’与‘能’的执政团队这四点,迷航的台湾才会有前途,失焦的经济才会有钱途。”这才是有见识的声音。

  因此,民进党要扳回败局,恐怕关键是改弦易辙,也就是坚决丢掉“台独”纲领,走两岸和谈之路,实现民族统一才是光明之路。吕秀莲看不到这一点,当然也医不了民进党的弊病,她的苦心、“建言”只能是“小修小补”,而最终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不过,吕秀莲当起“贾探春”倒给世人一点启示:坚持胡连会共识,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不但台岛会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中华民族也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亦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