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丝楠木画框大师名作千年流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17:11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程胜)中国书画名家捐赠的珍品,将按照传统工艺进行装裱,并且配置金丝楠木画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承办此次爱心义拍的燕博都画廊艺术总监王海平告诉记者:传统装裱并配以金丝楠木画框,将使这些名家珍品有望历经千年长久流传。

  据介绍,目前书画市场有便宜的机裱和传统的手工装裱两种工艺,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5至10倍。机裱使用工业制品胶水,画作历经百年左右极易脆化毁损。传统的浆糊手裱的画作,则可进行揭裱修补,尤其使用金丝楠木画框后,可更好地保护书画作品,使之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成问题。

  楠木不腐不蛀,多用来造船、造梁,其中产于四川纹含金丝的楠木为其中的极品,从春秋战国时就是王宫专用建材。在此之后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金丝楠木专门用于皇家宫殿、陵寝、棺椁和少数寺庙建筑,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制而获罪。

  从明清开始,由于金丝楠木有淡淡幽香可以克制虫蛀对书画的损坏,其原木纹理、颜色又与国画、书法的意境相得益彰,开始用于制作宫廷珍贵书画的画框。建国后,一代宗师傅抱石为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就使用了金丝楠木画框。

  网络编辑:康琪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