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印舰队首次练兵印度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08:40 环球时报

  

中印舰队首次练兵印度洋
11月28日,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驶入科钦港。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陈继辉本报特约记者左渐晓

  从11月28日到12月1日,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远洋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对印度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并于1日上午举行了代号为“中印友谊——

—2005”的联合军事演习。

  中国舰队受印方关注

  28日上午9时整,中国“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远洋补给舰先后驶入印度科钦港。访问期间,两国海军进行了许多友好交流活动,如中国军乐团的音乐表演和两国水兵足球赛。12月1日清早,“深圳”号和“微山湖”号在科钦港再次起锚出航。印度海军在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在欢快的军乐声中,印度海军南部军区参谋长拉金德·辛格少将、中国驻印使馆有关官员与舰艇编队指挥员韩林枝少将亲切话别。按计划,双方将随后开始以联合搜救为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领域联合军事演习。为了显示对此次演习的重视,印方特地派南部舰队主力舰“戈马蒂”号导弹护卫舰参加演习。

  据印度媒体称,中国此次与印度军舰举行联合演习,是两国第二次联合海上演习,但却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印度领海上参加演习,也是中国军队在印度洋上少见的演习。因此,这次演习受到印度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11月8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湛江港出发时,印度影响力最大的印度报业托拉斯便从北京发回消息。军舰抵达后,印度各大媒体均派记者赶往科钦港进行现场报道。在11月29日,《印度时报》等主流报纸均在显著位置进行了大篇幅详细报道,印度联合新闻社还特意指出,在印中两国交往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双方海军舰队的互访对密切两军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印军事合作日渐频繁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两国军事高层的交流与接触日趋频繁。2000年9月,在中印建交50周年之际,印度派出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德里”号和导弹护卫舰“科拉”号组成特别舰艇编队造访上海吴淞军港,并在那里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一年后,作为回访,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开进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孟买。

  2003年11月,中国海军军舰与来访的印度海军舰艇编队在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进行了代号为“海豚0311”的联合搜救演习。

  2004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印度军队边防部队在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境内成功举行了联合登山训练活动,这是中印两军边防部队首次在边境地区举行联合登山训练。

  军演促进两国军事交流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此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印度并与印度海军进行联合演习,是对2003年“海豚0311”演习的一种“回访”性活动,但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现了印度对中国军事力量的重视。近年来,印度军事的发展,使其超越印度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太平洋。为此,印度军方频繁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演习,以展现军事大国的形象。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印度一直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中国是维护亚太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数次主动提出两国进行联合军演的建议,希望在联合军演中了解中国的军事实力。

  其次,表明中印之间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对石油产生了强劲需求,并都依赖于海上航线的安全,因此,双方在共同打击海盗、保护海上石油运输线方面有开展合作的迫切需要,这从中印间的两次海上演习都着眼于海上搜救即可看出。

  再次,表明印度对中国在军事领域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此前中印两军之间进行的联合军演都是在中国境内进行,而此次演习是在印度海域展开。这说明印度军方已经意识到只有坚持开放态度,才能使两国间的军事交流由表面走向深入和实质。

  第四,说明印度对美国“联印制华”战略持一定的保留态度。近期,美国对印度政策发生了一系列调整,凸显美国企图利用印度防范中国的战略企图。但从印度不断强化与中国军事交流的做法来看,印度似乎并不愿意完全遵从美国为其设定的路线,而是希望游刃于中美两大国之间,为自己谋取现实的利益。

  中印作为亚太地区两个大国,在军事领域展开合作,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由于双方都具有进一步强化军事领域交流乃至进行实质性合作的意愿,相信未来双方将展开更高层次的联合军演。▲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02日第十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