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胡耀邦[8]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09:59 新文化报

  在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把胡耀邦的女儿满妹撰写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献给读者朋友。书中翔实地记述了胡耀邦同志最后的岁月,作者情感蕴积多年,和泪而成此书,字里行间流淌着女儿对父亲的无尽思念。

  假如我能挣扎着活到那一天,我没有别的什么请求,就有一条,我来坐在一个角落里,只要给我那么一两支烟,就可以了。我想那个时候,坐在台上的是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四

化贡献了力量的人,我向他们表示祝贺……

  ——胡耀邦

  6 追悼会里里外外

  悼念活动在4月22日达到了高潮。

  这天,首都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所在地,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均下半旗向父亲志哀。这天上午10点,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族各界代表数千人,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为父亲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大厅东门入口处横挂着一条20多米长的黑色挽幛,上面写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胡耀邦同志永垂不朽!”

  会场正中悬挂的巨幅彩照,是半个月前老摄影家杜修贤为父亲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遗像前摆放着母亲率我们众子孙献给父亲的大花篮,花篮上披着白色缎带,上面写着:“耀邦,你光明磊落、无私无愧,安息吧!”

  父亲身着那套生前只在重要场合才穿的深蓝色隐条细纹西服,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面容安详地仰卧在杜鹃花、马蹄莲和松柏簇拥的水晶棺内。

  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了父亲光辉的一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处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所作的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十一年来,他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他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

  他按照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了理论准备。

  他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使其他大批蒙受冤屈和迫害的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他重视调动8亿农民的积极性,主持制定和执行了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他重视调动我国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他为扩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党的科学工作、教育工作、文艺工作和新闻工作。他在关于当代中国年轻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讲话中,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四化建设实践中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他先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他为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经济文化,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他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的长篇讲话,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纪律和组织建设,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和干部制度的改革,他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为恢复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些国家共产党、工人党的关系,为发展我党同外国社会党、民族主义政党及其他政党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我国对外政策在新时期的重大调整,做出了努力。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大会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也在用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

  在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50多个民族的数千名大学生,前往设在学院大礼堂的灵堂哀悼我的父亲。灵堂里挂着一幅大型中国地图,上面用红笔一一标出父亲生前踏访过的新疆、西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的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

  在上海——

  江泽民、朱镕基、叶公琦等市委、市政府领导,胸佩小白花,与出席上海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聚集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友谊会堂,集体收看人民大会堂追悼大会的实况转播。

  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四楼钟表电讯商场柜台上的电视机全部打开,正在购物的顾客们在电视机前自动站成六行,与人民大会堂里的人们一起为父亲默哀。

  连载·人物传记 {8}(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