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外医患 说长道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16:01 北京晚报

  

中外医患说长道短

  患者被坑医生被伤触目惊心

  ■在上海打工的一对夫妇,结婚一年半,妻子一直没有怀孕,于是,夫妻俩决定去医院,选定了广告做得非常响亮的一家医院。检查结果:妻子有“原发性不孕”,丈夫有“不

孕症”。

  治疗开始:“恒频磁共振”、微波治疗、输阿奇霉素、奥硝唑……连续五天,三万三千多元,可医生说,需要三个疗程。就在夫妇俩准备放弃治疗时,医院又开了四千多元的药,让他俩回去再服用一个月。

  囊中羞涩的夫妇回到老家的第18天,妻子开始频频呕吐。到镇医院检查,结果是怀孕了且孕期已66天,就是说他俩在上海检查时已经怀孕。如此大的偏差无论如何都难以让人接受。

  如果医院带给人们是远比疾病还要大的痛苦,医院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尿毒症患者就诊,多数医院不推荐“腹膜透析”,而采用“血液透析”。“腹透”通过人体本身的腹膜过滤体内毒素,减缓残余肾功能的衰竭速度。一年费用“腹透”四五万,“血透”六七万,国产腹膜透析液则可低至二三万。“物美价廉”的“腹透”是国际医学界首选方案,而在我国,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在接受“腹透”。

  ■我国还很穷,但部分医用消耗材料如血管内支架在世界排到第二位!血管支架在我国现行价1.8万人民币,在产地美国却是0.8万人民币。

  ■全国各地殴打医务人员甚至致死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湖南省中医院血液科教授被刺6刀致死;江西省肺科医院副主任医生遭到非正常拘留;四川华西医科大附属医院一医生被砍14刀致残……近3年来,据北京市医师协会统计,北京71家二级以上的大中型医院,医护人员被打超过500起,其中90余人致残。

  美国医生也受贿

  美国广播公司曾披露惊人内幕:美国各大医药公司每年要花费60亿美元巨资进行“医生培训计划”,而这些培训要么是送给医生价值不菲的礼品,要么是免费送他们去豪华假日培训。纽约州北部小镇医生穆尔勒说,“收了礼物,开处方时就不得不有所顾忌。”他说,一次某药品公司送给他2000美元现金,原因是他把该公司生产的新药开给了4个病人。美国人怕医生挣得少

  就职业而言,一旦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医生,其责任和风险就几乎如影随形。医生从事高科技和高风险的职业,其待遇与职业却不相符。高风险没有带来高收入,反而低于相邻行业。在美国的某个州,因政府要降低医生收入而引发市民抗议游行,抗议的理由是,降低医生收入会影响医生为病人看病。中国医生挣多少

  对北京三所三级甲等医院10位医生随机调查显示:主治医师平均月收入1500至2000元;副主任医师收入2000至3000元;教授、主任医师收入3000至3500元。加上会诊费、奖金、讲课费等,好一点的医院、科室副主任医师3500至4000元,教授、主任医师5000至6000元。中外医生差距不小

  培训:外国医生更扎实国外医生培训全国统一,只要达到主治医师水平,到哪里都是这个水平。而中国的医学教育院校差别大,地域差别也大,一家医院的主治医师可能不如另一家的副主治医师,而且医生从业后几乎没有再教育体制。

  技术:中国医生临床经验多中国医生临床经验、技巧上好一些,国外医生根基打得牢,后期培训到位,对领域内疾病的认识比中国医生深刻。

  态度:中国医生有待改进国内医生对病人总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解释病情,只告知结果;国外医生对患者来自己医院看病抱有感恩之心。在英国,医生看到患者进来,会站起来问好、握手并且做自我介绍;在日本,医生讲解病情时会一遍又一遍,直到病人和家属完全理解。平等的交流,对促进医患和谐有很大帮助。中外都有“开贵药”现象

  英国公立医院,医院资金和医生工资都是国家出,医生只管看病,这让他们不会在看病时考虑经济因素。而国内的医生收入与科室效益挂钩。国外私立医院和诊所,医生也会考虑到经济因素,在不违反规定情况下,把处方、检查项目往“多而大”开。向国外医院学什么

  新加坡:患者永远是第一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行业中根深蒂固。每位医生面前还有一张人体解剖挂图,医生会向每位患者解说病在哪里,致病原因是什么,平时该注意什么等。不论是企业家还是马路工,到了医院都一视同仁。

  日本:医院不准做广告,全国医疗价格都一样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都不准在媒体上做广告:药品、医疗器械、检查费用、手术费等全国统一。日本医院资深专家全上门诊,而年轻医生则负责病房。因为高年资医生上门诊,可使病人尽可能一次性把病看好,节省病人时间和费用。

  德国:看病实行分级就诊90%以上的人参加了国家医保,看病实行分级就诊,病人先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如病情严重再转到上级医院。

  网络编辑:刘春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