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制创新推进社会和谐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09:26 南方日报 |
实践出真知 邬柳成 惠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毗邻深圳和香港,属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以创建体现科 学发展和公平正义为核心内容的新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一个科学发展、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环境友好的和谐惠州正在健壮成长。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决策关乎发展的成败和人心的得失,民主科学的决策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集中体现。围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我市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作出了未经调研不决策、未经专家论证不决策、未达成四套班子共识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不决策的规定;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作出了没有上级政策依据不决策、未经群众代表听证会多数人拥护不决策、未经会议集体讨论不决策的规定;对人事提拔任用,作出了未经民主推荐不考察、未经组织考察不上会、未经上会决定不算数、未经公示检验不行文的规定。由于有了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规范,近年来,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地方性政策法规和人事任免事项决策等均获得广泛的认同、接受和称颂,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根据沿海、沿江、山区并存,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为力促全市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我市在谋划加快市区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和辐射力的同时,通过成立镇(村)级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市级财政新增量的50%投向新农村建设以及实施水泥路、电话网、电视网“三到村工程”等做法,使得全市农村特别是边远落后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原有列入贫困的镇、村现已基本脱贫,镇(乡)村两级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率已从原来的40%增至近60%。 活力迸发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各阶层的创造热情,营造全市的整体活力,我市在谋求创业软硬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给予包括民营企业、科技型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内的各类投资创业者以用地、用工、融资、规费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和扶持;设立一年一度的“科技之星”和“创业之星”市级最高奖;实行非禁即开,降低进入门槛,鼓励各类资本进入非禁止的投资领域;鼓励自主创新;严格依法维护创业者的创业权利、创业成果和知识产权。这些机制,使我市的各种创造活力得以充分迸发。 扶贫济困的社会救助机制 发展成果共享和发展趋势共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我市在谋求加快发展,夯实物质基础的同时,通过建立城乡最低生活基本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缓解群众住房困难、完善保险制度等办法,极大地促进了发展机会的平等,使群众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就业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和谐社会之要。我市在把劳动就业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通过有条件转移农村户口进城、城乡居民就业培训、严格贯彻执行相关劳动法规的监察和仲裁制度等,不仅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机会,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就业者素质的提高,满足了企业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同时,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着眼于实践发展需要,虚心问计求策群众,抓住“五个硬纲环节”进行,是我市创新机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做法。“五个硬纲环节”就是:有规划目标和要求,有投入来源和保障,有制度协调和规范,有评验标准和罚则,有专责部门和专责领导。因此,每个机制的创立都深受广大群众称赞,成为各阶层的自觉行动,并产生出积极的实践效果。 作者系中共惠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