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汽车低价出口难免重蹈纺织品覆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09:39 南方日报

  财富时评

  乐国星

  中国能否在继纺织、玩具等行业之后,成为世界汽车出口大国呢?这个美好梦想似乎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日前,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133.6%,出口数量超过进口数量7000辆,出口首次超过进口。这无疑是中国汽车出口方面的一大喜讯。

  而随着华晨、长城、吉利、奇瑞、陆风等本土汽车企业从去年以来不断掀起出口高潮,在中东、东南亚甚至欧洲市场都形成了强大的中国“冲击波”。一些国际汽车咨询公司甚至大胆预言,中国汽车必将继日本、韩国之后,成为世界汽车产品输出的重要一极。

  近年来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犹如一轮明月高悬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上空,令出口前景“看起来很美”。在众多汽车厂商抬头欣赏皓洁明月之时,又有谁会低头思索漫漫前路的荆棘呢?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同时显示,中国汽车出口主要以载重车等商用车为主,小轿车的比例不到20%。而在进出口汽车产品价格上,出口的小轿车以中低档为主,平均单价为8336美元;进口的小轿车以中高档为主,平均单价为29180美元,是我们出口车的3.5倍。

  也就是说,国内出口汽车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体,其利润主要通过低廉的制造成本来实现,而非产品的品牌附价值,这些产品在国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价格因素。若从正面来分析,中国汽车产品性价比较高,物美价廉;而若从市场发展前景来看,这类产品仍旧处于市场最低端,以制造业最原始手段来“打天下”。

  一言以蔽之,中国汽车业仍旧行驶在纺织、玩具等出口大户的道路上,其前景并非一片光明。

  这是由于,一方面过低的价格、过低的技术含量,很容易使中国汽车出口步家电、家具等行业后尘,难逃诸多贸易壁垒的制约。事实上,这种厄运已经悄然而至。就在前不久,吉利马来西亚整车出口项目、美国奇瑞项目都因当地政策等原因而不得不被迫搁浅。再之前在欧洲市场,一时间“风生水起”的陆风遭遇了“碰撞门”。这显示,欧美正在运用技术、环保等壁垒来限制物美价廉的中国汽车蜂拥而入。

  另一方面,同质化的竞争令中国汽车企业有可能陷入“兄弟阋于墙”的价格内乱当中。当年摩托车业的遭遇就是将来汽车业的一面镜子。上世纪90年代,以重庆“摩帮”为核心的中国摩托车行业开始称霸天下,但在海外市场的价格“血拼”令其整体元气大伤。

  随着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更加广泛地参与世界汽车业的竞争,类似的贸易壁垒将愈加森严。在“外患”不可避免的情势下,汽车业首先要解决“内忧”——在海外市场从价格战的泥潭中脱身出来,以协商与约束机制来一致对外。

  与此同时,刚刚起步的国内汽车企业更应该“强身健体”,在不断改进排放、安全等技术水平参与国际产业链条合作之外,还应该以塑造品牌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国内汽车出口业刚刚起步,更应当借鉴纺织、家电、家具等行业在出口上经历的痛楚与教训。从“出口小国”,到“出口大国”只是一步之遥,但从“出口大国”迈向“出口强国”,却似“鱼跃龙门”。贴上“中国制造”标签的汽车产品,能否闯出一条出口“康庄大道”,这不仅是本土汽车业迈向世界的关键性步伐,而且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出击海外市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