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14:06 人民网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有待于深化。

  和谐社会是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的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实践,重在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但这种养成需要依托各式各样具有先进文化性质的、能体现真善美的教育活动。社会理想教育是对人的精神上的不可或缺的终极关怀并且由此而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因为,一个缺乏科学的理想信念

的人,他的伦理道德素质很难得到提高。革命传统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多想一想过去,再看一看现在,往往能让人的思想灵魂得到净化,伦理道德境界得到提升。科学精神教育赋予公民道德建设以求真务实的文化秉性;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他将由此而提高自身的理性良知和人格素质,从而也就减少了道德上的被动性和盲从性。艺术审美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媒介;一场好戏、一首好歌、一部好的电视剧乃至一座美的雕塑,对于人们常常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化力量。社区团结互助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基础;没有社区居民的团结互助,就没有新集体主义乃至新整体主义精神的形成,从而也就谈不上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建设。科学发展观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赖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对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伦理认识和道德态度,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念的影响和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最忌采取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外部灌输式的方式方法,因为它很容易导致理想化、形式化、空泛化的弊端。在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忽视公民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将对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得到的先进性要求与对大多数人的广泛性要求相混淆,就难以收到实效;如果脱离鲜活的群众生活实践,就会造成人们视野偏狭、方式呆板、思想肤浅和语言枯燥,无法对疑难问题作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从而使这种道德教育本身缺乏广度、深度、力度以及针对性、创造性、前瞻性,以致于最终成为一种软弱无力的“说教”;如果无视群众的道德主体性,视群众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就会使人们习惯于单纯依赖行政手段去进行工作,并且仅仅满足于开会宣讲或电视点评之类浮在上面的活动方式,以至于看上去热闹非凡,却与解决真问题毫不沾边。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理想化、形式化、空泛化,它们的共同思想根源是理论脱离实际、思维方式僵化以及工作方式的单一;这三种倾向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它们相互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减弱了其应有的社会效应。

  现代文化发展的规律是多元共识。多元是指由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球化等社会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共识则是指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和作用下,各种文化经过不断地碰撞、磨砺这么一种交流、沟通的过程而在那些最基本的国家与社会生活价值理念方面所达到的思想一致。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将有益于人际之间在精神上的平等交流和在心理上的良性互动,并且有助于启动个体在伦理道德生活中自重自爱和自省自律的内在秉性。因此,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当顺应多元共识的现代文化发展规律,变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以外部灌输为主的教育为双向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以便使公民道德教育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在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待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态度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树立正气、顺气、和气,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克服安贫乐道、守成畏险的思想惰性,矫正沉醉历史、逃避现实的文化心态,以及改变求稳怕乱、求全责备的工作方式和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这些社会整体精神状态方面的提升将能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公民道德建设也需要依托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缺乏后者的支撑,前者将会因孤立无援而丧失其生机、活力和效能。首先,国家与社会应加强相关立法和司法来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支持,如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婚姻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最近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各省、市目前正在酝酿出台的地方性的《家庭暴力防治条例》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防治条例》,它们均能为公民道德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强力支撑作用。其次,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有关部门应制定和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政策规定,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即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时能充分体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并且在制定各项经济与社会政策时能充分考虑到这些政策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作者是河南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文章仅供学术交流,文中包含的立场、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所持,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