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领导干部要惜权如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22:42 红网

  惜权如金,就是要十分珍惜权力、谨慎对待权力,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形象概括。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先进性的一条重要标准和基本要求,就是要以惜权如金的态度对待权力。

  惜权如金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古今中外的政

治家、思想家对权力作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流派”。但无论怎样解释,不管何种学说,都是把权力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揭示权力的本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对权力的来源和本质的认识还存在着种种偏差。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不是想着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而是只图对自己、对家庭的回报;有的认为,“权力是领导给的”,因而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领导干部以“老板”自诩,以“父母官”自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大肆挥霍手中权力,最终堕落成人民的罪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来源于人民,任何权力从本质上讲都是属于全体人民的,领导者只是权力的“代理人”而不是“所有者”。毛泽东同志当年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的权力,并不是哪个人的恩赐,而是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给的”。他还特别号召全党同志读《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同志要十分警惕和防止因为滥用权力而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建设,反复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决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权力的来源和本质,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基本要求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明白,人民群众把权力交给你,是对你能力的肯定、人格的信任,一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有权不搞特权、掌权不谋私利。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会真正做到惜权如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惜权如金是古今中外执政规律的历史总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样的繁荣局面,也不乏李世民、海瑞那样的“明君”和“清官”,但终究跳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封建社会,所有的权力都是皇帝和统治者的私有财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权力的挥霍、滥用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秦王朝传之二世便灰飞湮灭;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但他役使民力过度,穷奢极欲,导致老百姓揭竿而起,最后落得自缢身亡的下场;唐玄宗承接“贞观之治”,但他忘乎所以,沉醉于声色犬马,大肆欺压百姓,终于引发“安史之乱”,空前繁荣的唐王朝轰然坍倒。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的如不能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有可能重蹈人亡政息的历史覆辙。江泽民同志对此有过精譬论述。他指出:“如果长期执政以后我们的干部丧失了当年夺取政权和建设初期那样一种蓬勃朝气,那样一种昂气锐气,那样一种浩然正气,而变得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以至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最后必然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兴亡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党在八十多年历程中之所以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最终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为群众谋取利益作为党的事业的全部奋斗目标,从没有一党之私权、一党之私情、一党之私利,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惜权如金是领导干部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珍惜权力还是滥用权力,往往是区分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分水岭和试金石。胡长清、成克杰之所以身败名裂,沦为历史的罪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他们肆意挥霍手中权力,把权力当作升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工具;郑培民、牛玉儒之所以美名流传,深受人民爱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十分珍惜手中权力,把每一份权力都用来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郑培民同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不论官居何位,都始终把“老百姓比天大”作为座右铭,职位升得越高,情系群众越紧,始终是老百姓的“好朋友”、“好兄长”;牛玉儒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不管身处何处,都始终践行“人民的利益高于天”的诺言,官做得越大,心贴群众越近,始终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为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事物的管理者、决策者,就应当象郑培民、牛玉儒那样,争当先进性的实践者、体现者,争做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职务的上升自然获得,必须在纷繁的实践中接受磨砺,在复杂的环境中接受考验,尤其是要在权力面前经得起诱惑,不丧失一分原则,不滥用一分权力。江泽民同志曾语重心长的告诫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手中有权,求你办事的人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领导干部对此一定要牢记在心。领导干部要做到惜权如金,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锤炼党性、加强修养的长期过程,关键是要把握好权力运行中的每一个环节。

  惜权如金,首先要慎于“用权”。“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领导干部作为权力的“代理人”,使用权力是领导工作、领导活动的基本内容。但权力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造福社会、造福群众;用得不好,就会祸及人民、殃及自己。因此,无论是决策、管理,还是指挥、协调,都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慎于用权,最重要的是要慎于决策。决策正确,是人民群众之福;决策错误,是人民群众之祸。应当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处理得很好的。但也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有良好的主观愿望和强烈的事业心,却因用权不慎、决策不当或操之过急给地方发展和人民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有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升迁、名利,一味追求政绩,大搞那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致民怨沸腾、影响恶劣。因此,在决策上,领导干部一定要力戒主观臆断的“拍脑袋”、不着边际的“高指标”、哗众取宠的“空口号”,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慎于用权,最好的办法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经常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使制定、实施的政策措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慎于用权,最根本的是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权力不论大小,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经常经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要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当作“用权”的根本出发点,用群众的意愿校正权力的方向和坐标。权力之树只有扎根人民群众之中,才会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惜权如金,必须善于“管权”。领导干部既是权力的代理人,也是权力的“守护者”,既要用好权,也要管好权。管好权,重点是要管好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我们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那一套”。一些领导干部正是为了给子女、家庭、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才一步步身陷囹圄,不能自拔。相反,优秀的领导干部总是能管理好自己手中的权力。郑培民同志身居要职,家境清贫,他在日记中告诫自己要“管好亲友,防止后院起火”。身为省委副书记,他的妻子一直在新华书店做一名普通的收发员,每天上下班要步行40多分钟;牛玉儒同志位高无傲气,权重有清风,他勉励孩子“凭真本事做人做事,不要抱有任何依赖思想”。他总是竭力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群众解决问题,却没有为下岗的妹夫谋一份工作。管好权,关键是要管好“小节”。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起考验,首先就要在小节上保持清醒头脑。古人云:“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隐到显、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思想上的错误也是如此。老百姓常说“小时候偷针,长大后偷金”,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祸患多蕴藏在隐微的地方,多发生在人们疏忽的时候”,三国时期的刘备在临终前也告诫他的子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许多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都是因为在小节上律己不严,最终酿成大祸。领导干部如果疏忽小节,久而久之,小问题就会累积成大问题,小错误就会演化成大错误。因此,一定要警钟长鸣,慎初慎微,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管好权,特别是要管好“爱好”。领导干部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正常的,但要特别防止有人投其所好,拉拢贿赂。你爱好书画,他就给你送“齐虾”、“黄驴”,你喜欢收藏,他就给你送古玩、古董。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你的兴趣和爱好去接近你、讨好你,为自己捞好处、谋私利。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乡村医生》中说:“世界上所有的手法里面,奉承是最巧妙、最狡猾的一种”。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定要注意影响,防止被人利用、作文章。郑培民同志有集邮的爱好,但他从不张扬,“为的是不给别人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腐败的念头。”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当象郑培民那样,为人民守好权、把好关。

  惜权如金,还要甘于“放权”。甘于“放权”,就是要对权力拿得起、放得下,在权力面前不伸手,在名利面前不动心。〖HTK〗甘于放权,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学习是防止和反对腐败一个最基础的方法。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会去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牟取私利”。领导干部要通过勤奋学习,努力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甘于放权,其次要胸襟开阔,淡泊名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利心太重,必然会权力膨胀,功利心太强,必然会权力泛滥。但有些领导干部俨然把权力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既得利益,碰不得、动不得,甘当 “守权奴”;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看到自己快要退了,便抓紧时间在工作上“越权”,向组织“要权”,甚至对同事“抢权”,为自己退下来之后铺路搭桥;有的领导到处拉关系、走后门、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甚至造假骗官、杀人谋官。跑来的官、要来的官、买来的官,必然要加倍寻求“回报”,这样做不仅不光彩,最终还要栽跟头。古人讲“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作为领导干部,就要有“进亦乐,退亦乐”的宽阔胸襟,就要有“江湖浪迹一沙鸥”的平和心态。甘于放权,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有志者事竟成。对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立志,而且要立正确之志、长远之志。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说:“志正则无可不用,志不持则无一可用”,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也说:“志在富贵,则得志便骄纵,失志则便放旷与悲愁而己”。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权力是用来工作、用来为人服务的,一定要志在推进工作、志在造福群众,少一分做官的念头,多一分做事的责任。郑培民同志当年从经济较发达的湘潭地区平调到湘西这个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贫困的地区时,很多人都认为他“官当亏了,权变小了”,但他毫无怨言,从不计较权力大小和个人得失;牛玉儒同志有句名言:“不要谋着做大官,要谋着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 实践证明,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志向,才会对人民、对事业产生执着、纯真的感情,才会象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稿源:红网)

  (作者:覃清香)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