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留创园创业苦乐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2:00 人民网-华南新闻

  在广州开发区,“海归”比较集中的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截至2005年9月底共引进留学人员393人,孵化企业295家,毕业企业87家,产业化84家;累计引入注册资本8.2亿元。2004年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在园企业产值达2.6亿元、利润4441万元、上缴税收926万元。经过6年的发展,广州留创园已成为广大“海归”们进行科技创新、开拓事业一片乐土。当然,有许多“海归”创业者成功了,如本报先前报道过的从事抗凝血基因工程新药研究开发的陈校园博士、朗圣药业总经理卢智俊博士、“德龙能源技术”总经理钟石博士、“泰默生物技术”

创办者徐小宁博士,等等;有的暂时受到挫折;还有的正酝酿第二轮冲锋……

  到留创园走一圈,你会听到很多“海归”企业成长的故事———

  王文明:“中国蜂窝材料第一人”

  1995年初,拥有英国伦敦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博士学位的王文明将欧洲最先进的纸蜂窝复合材料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带回国内,开始新型蜂窝复合材料的推广和应用。然而,新产品的推广难度远远大于想象程度。刚开始的一年多,整个广东大大小小的相关企业都跑遍了,产品还是无人问津。

  王文明一直记着荷兰公司董事长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小树还须慢慢成长。”他坚信,随着各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减少和国家对环保新兴材料的倡导,蜂窝材料在中国绝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王文明不仅没有放弃,同时还潜心于研究蜂窝材料制造技术和设备,以及蜂窝复合材料替代木材料和环保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及新产品研发。

  机会出现在1998年。当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对我国的木制包装材料出口实施限制;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倡导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环保材料。王文明的蜂窝材料逐渐获得众多出口企业、大型家电企业和家具制造商的青睐和批量使用。目前他创办的企业每月售出400-500吨蜂窝纸芯,相当于替代30-50立方米的木材,而用于替代EPS白色泡沫包装材料的蜂窝托盘也以年均3倍的销量递增,成为国内业界的“龙头老大”。

  通过对引进技术、设备的研究、改进和再创新,王文明的公司迄今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自主研制的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线成套设备以低于国外数倍的价格为国内相关厂家采用,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蜂窝材料行业的发展。他本人被誉为“中国蜂窝材料第一人”。

  袁建华:一手创办的企业却被别人控股了

  回国创业,个中艰辛有谁知!企业做成功了,但控股的将是别人。没办法,“市场、时机都摆在面前,企业实在急需资金发展壮大”———袁建华无奈地说。

  6年前,袁建华从一个人、一间房、一个构想,以及筹集而来的25万美元开始,把创业的蓝图徐徐张开。如今,他个人名下已拥有5个注册公司约计3000万元注册资产、数间厂房,以及一支40人的创业团队。

  目前,袁建华在珠海设立的工厂即将开工生产艾滋病快速诊断试剂盒;他旗下的另一家研发生产一次性细胞培养器皿的公司正接连不断收到美国大公司的订单,为此他已着手收购广州开发区的一家工厂以扩大生产线。同时,结核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弓形虫病等其他一批快速诊断试剂盒也已陆续研发出来。

  “实际上我们已错失了最佳的市场时机。”袁建华坦言,“2004年1月我们就拿到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艾滋病快速诊断试剂盒新药证书和注册批件,但由于资金不足一直未能大规模生产。”他说,从开始创业到现在,企业一直为资金问题所困扰,快速诊断技术从研发、出成果、国家批准到投放生产,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单靠企业自身的滚动发展是无法跟上市场的步伐的。

  为了融资,不久前,袁建华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妥了合资条件。他一手创办的广州洁特生物过滤制品有限公司即将成为外商控股的外资企业。这对于此前一心想创办一家民族企业的袁建华来说,感到非常遗憾。他认为国内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风险投资公司大都停留在“锦上添花”的阶段,鲜有“雪中送炭”的。他还说风险投资公司应按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本运作的循环,要有一批专业的投资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的评估,真正认识到技术及其潜在的价值。

  尽管如此,袁建华仍对前途充满信心。这不,他的夫人、儿子也相继回国,与他并肩奋斗。

  刘钿莲:学会调整企业航向

  1998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刘钿莲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负责一个生物医药投资项目。2000年6月,刘钿莲进驻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创办广州拓赛生物工程公司。今天,拓赛公司易名广州银河阳光生物公司。

  与公司的名字、股东同时调整和更改的,还有公司的研发产品。拓赛原先一直致力于医学上称之为“耙向给药”的抗肿瘤一类新药的研究开发,如今银河阳光主要是利用新技术改造生物防疫制品,产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我依然相信我们原来的研究方向是治疗肿瘤的一个较好的方向,但研制这类新药的投资大、周期长。我们得先让企业生存下去,今后有实力再继续研究开发。”刘钿莲表示。

  他说,不少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由于对国内的行业、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相关产业政策不甚了解或把握不准,往往在创业初始会选择一些脱离现实的产品和项目,实际上对创业的基本认识和准备都是不完备的,因而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也很难给予投资者信心。“只有经过实践摸索,才能逐渐清楚如何选择合理的技术和项目。对创业者来说,市场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要不断调整方向和节奏。市场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成败的关键在自己。”刘钿莲如是说。

  《华南新闻》(2005年12月07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