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主流媒体对日看法在变 斥其反华漫画颠倒黑白(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4:26 新华网 | ||||||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民族主义漫画盛行日本》的文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一本(漫画)书里说,‘狂热的’中国游击队员用化学武器袭击‘仁慈的’日本军队;另一本(漫画)书里又说,二战刚刚结束,‘野蛮的’朝鲜移民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东京居民。这就是日本漫画家笔下的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完全颠倒黑白的历史。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两本歪曲历史的漫画书在日本竟然是畅销书,成为目前盛行日本的民族主义漫画最极端的代表。” 《中国入门》的全名为《中国入门:麻烦邻人的研究》。 此书把中国描绘成贪婪的人吃人国度,热衷自相残杀及卖淫。点击看全文 点击发表评论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中国入门》一书文字稿撰写者黄文雄大放厥词,他对记者说:“我真得感谢中国啊。但我也有些失望,如果中国人继续搞抗日游行的话,这本书的销量肯定能超过100万,甚至达到200万!”点击看全文点击发表评论 此前不久,《纽约时报》曾就同一题材撰文强烈批评日本。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媒体近年来对中日两国的报道很不平衡,对中国可谓“集体重视”,对日本则是“集体漠视”。今年以来,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恶化,美国主流媒体开始罕见地批评日本,这与美国政府从前对日本所作所为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媒体“一步一动”地教育日本 在近代史上,美国媒体曾两次猛烈抨击日本,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日贸易摩擦异常激烈,导致“日本威胁论”在美国大行其道。除此以外,美国媒体对日本的关注度并不高。但近年来,随着日本与邻国关系日趋紧张,美国媒体的开始增多。今年以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国际先驱论坛报》以及美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等主流媒体纷纷撰文或制作节目,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表示忧虑和不满。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社会,在美日没有发生直接冲突的情况下,美主流媒体的对日报道十分敏感且极具现实意味。 今年9月11日,小泉领导的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美国总统布什马上表示祝贺。12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则连发两篇文章表示担忧,一篇是《小泉必须决定如何利用选民的授权》,另一篇是《小泉的下一个挑战》。13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称,“自民党在选举中获胜,说明日本民众容忍了小泉首相盲目愚昧地拥护军国主义这一日本传统”。 10月17日,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拒绝评论此事。18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东京毫无意义的挑衅》的社论,称小泉的举动是有意公开侮辱战争受害者的后代。21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撰文指出,靖国神社给人的印象是日本民族主义在复活。24日,《国际先驱论坛报》则以《小泉危险的承诺》为题批评日本。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日本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于17日上午再次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全文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9日在釜山表示,他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9日在釜山表示,他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全文 11月15日至16日,布什访问日本,与小泉大谈如何强化美日同盟。《纽约时报》再次发表社论,不赞成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强化军事关系,并称“日本就是一个最麻烦的实例”。 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正式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企图大幅修改和平宪法,将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此前,美国政府曾多次表示支持日本修宪,但美国媒体却不这么想。23日,《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指出,宪法修改草案淡化了政教分离的概念,它将使在任首相更容易参拜靖国神社。《洛杉矶时报》则以《日本着眼于解除对军队的束缚》为题提醒美国———国际社会对日本越来越怀疑。 对于美国主流媒体的敲打,日本媒体基本上沉默不语,只有《产经新闻》于11月28日发表文章,强烈抨击《纽约时报》“将日本民族看成劣等、偏执和狭隘的民族”,“极尽侮辱之能事”,“很难想象这是出自日本最大的民主同盟国美国的主流媒体之口”。 日本媒体之所以如此吃惊,是因为长期以来美日在政治上高度一致,美国人比较尊重日本人,认为日本人是道德领域的楷模,而美国主流媒体对日本的抨击恰恰就出于“政治因素”和“道德因素”。 首先,美国的主流媒体在对日历史问题上没有像美国政府那样受到现实利益的束缚。一向以民众“喉舌”自居的美主流媒体,其对日态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植根于民意。近年来,日本在掩盖 甚至不承认侵略历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使得美国的一部分民众开始重新审视日本。通过媒体和书籍,他们看到了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不肯正视历史的顽固态度,这使得日本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华人女作家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一书能成为全美十大畅销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其次,美国民众日本观的变化与其中国观的变化有着必然联系。以往,美国人对日本有好感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日本在美国人眼中始终是亚洲最重要的国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中美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在普通美国民众的认知中,中国无疑代替了日本原有的位置,这直接促使他们对中国愈发有好感的同时,对日本越来越淡漠。据美国皮尤调查中心最新权威民调显示,39%的民众认为中国是美国未来的盟友,而只有25%的人认为日本可以担当这一角色。 第三,美国的主流媒体往往成为上层精英塑造民意、进而影响国家政策的工具。实际上,对于美国的东亚政策,共和、民主两党精英是有共识的,用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话来讲,就是美确保美日、美中关系好于中日关系,从而使美在战略上处于最佳位置。但也要防止中日关系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样既影响亚太稳定,损及美国利益,又将最终迫使美国面临在中日间做出选择的困境。因此,尽管当前中日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稳定,以及布什政府大力强化与日同盟的举措都使美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处于极其有利的战略态势,但中日关系的日趋僵硬,以及爆发冲突的可能并不符合美长期战略利益。对此,美外交精英早已有所察觉,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就撰文建议布什政府对日施压,要求其在对华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不要使中日关系继续恶性循环下去。因此,美国主流媒体此时不断敲打日本也符合美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美对日政策会有所改变吗 美国媒体高调批评日本对布什政府、国会及美国民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很难估量,但可以看出,美国在中日问题上的原有立场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近期,美国一位共和党理论家在杂志上撰文指出,美国经历过门罗的孤立主义、杜鲁门的反共主义、尼克松的有限介入主义等外交战略,如今应转向“战略旁观主义”,主张只要没有介入战争的法定义务,就应该旁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强国互相冲突,从中渔利。而这种观点显然不是美国目前的战略选择,因为布什政府和美国国会都以不同方式在提醒或警告日本。如11月中旬的亚洲之行中,布什在与小泉、韩国总统卢武铉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晤中都谈到历史等敏感话题,这说明布什政府已认识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影响到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布什碍于所谓“盟友的面子”,对小泉是点到为止。而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则直言不讳。他今年10月20日以“书信外交”的方式,强烈批评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明确表示:“靖国神社是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犯的场所。非常遗憾日本政府人士反复参拜靖国神社。”可以预见,随着美国民众对日态度的日渐消极,以及担心因中日交恶而导致东亚动荡局面的出现,美对日政策发生调整无疑是必然的。(张继业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翁天成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环球时报》 (2005年12月05日 第十版)(来源:环球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