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句歌词,唱了足足10分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4:39 新民晚报

  

四句歌词,唱了足足10分钟
四句歌词,唱了足足10分钟

  见习记者曹刚

  淡妆,恰到好处。39岁的张小美,看起来还不到30岁。

  时尚的打扮符合她的身份——服装店老板。她的小店在青浦区赵巷镇上,距离沪青平公路不远。

  张小美的歌声却一点也不“时尚”,她唱青浦田山歌。田山歌,又称田歌、秧田歌等,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是长江流域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时传唱的一种民歌。上海没有山,田山歌取意就是此民歌高亢悠长,似乎在山间田野久久回荡。20世纪60年代以前,清亮高亢的田山歌在稻田间随处可闻;如今会唱的人已少得可怜。以赵巷为例,现在会唱的已不足20人。其中,数张小美唱得最好。

  1意犹未尽唱“花名”

  初识张小美,在不久前的一个下午,朱家角“天下第一茶楼”。

  当时,她穿着传统的碎花蓝布衣服,手捧一大束鲜花,毕恭毕敬地与几位老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在拥挤而嘈杂的茶楼里,她显得有些拘谨。

  下午2时30分,“青浦田山歌传承基地”挂牌仪式开始。赵巷镇派出的6个代表,除了张小美,其他5位老人平均年龄73岁。坐在张小美身边的王锡余最年长,虽已86岁高龄,但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他们6人一大早就在镇上的文化站集合。

  仪式上,赵巷丁窑村、朱家角张马村、练塘泖甸村、金泽雪米村接受了“青浦田山歌传承基地”的授牌;同时还宣布王锡余等16人为“青浦田山歌传承人”,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艺术津贴。

  议程过半,张小美上台。王锡余此时已在台中央的靠椅上坐定。小张走近老王,扑通一声单膝跪地,献花、拜师。

  “田山歌听起来特别有味道,第一次听就很吸引我。”仪式结束后,张小美脱口而出。

  茶馆里,人群已陆续散去。“正月梅花开来叶头尖……”她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唱的正是她师父最拿手的曲目《十二月花名》。说话细声细气的张小美,居然可以爆发出那么有力量且清脆绵长的声音。

  2想写封信儿给温总理

  2天前,在赵巷镇一家没有招牌的服装店里,又见张小美。

  她正忙着。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都是羊毛衫的销售旺季,她经常要从早晨忙到深夜。

  可是,一见面,她立刻停下手头的生意,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叠信纸,刚想说话却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儿,她涨红着脸,轻声问:“我想给总理写封信,你说行吗?草稿已经改了好几遍呢。”

  那天从朱家角回来,张小美心潮澎湃,在车上就急着问大家,想不想去北京表演,所有人都点头。到家后,她翻来覆去想了一个晚上。“我多想去首都为首长们唱一唱我们青浦的田歌啊!”

  她想写,1953年,赵巷镇丁窑村9个农民组成的田歌队曾经到北京汇报演出,在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得了优秀节目演出奖,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的师父王锡余就是其中之一,老人家今年86岁了,身体很好。还有两位老人也健在。

  她想写,改革开放这些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家里的房子越来越大。许多有田的农民都“农转非”了,会唱田歌的人也越来越少。在我们赵巷镇,真正会唱田歌的,就剩这3位老人了。我只向师父学到一点皮毛。

  “希望我们青浦的田歌能够再次飘到北京,否则再过几年,可能就没人会唱了。”张小美的脑海中经常浮现这样的画面:她扶着3位老人,头戴草帽,手持红绸,在首都温暖的阳光下,尽情歌唱……

  3田歌演唱在大礼堂

  读完信,张小美大方地唱了起来,还是那首《十二月花名》:“正月梅花开来叶头尖,两梅独出一个徐阿千。徐阿千家寒穷苦呒饭吃,到伍家坛上做长年……”狭小的店堂里,高音回荡不息,令人精神大振。

  单单一个“正月”,四句歌词,她就唱了足足10分钟。这也是田山歌的特色之一:歌声悠扬,尾音特别多且拖得很长。

  “这是我10年来第2次在家里唱田歌。”一曲唱罢,张小美语出惊人。想想也对,田歌来自田间,本就该在农田里演唱。

  “在家里唱空间太小,感觉有些压抑,喉咙放不开,会影响效果的。”她笑着解释道。最早学田歌时,在赵巷镇文化站的小礼堂;之后的几次表演,都在大礼堂。“现在让我站在田里,我也唱不出来。师父当年是边劳动边唱歌,和现在的环境不一样,而且农田也越来越少了。”

  聊到师父,张小美话匣大开:“师父年轻时是镇上的‘头块牌子’。音色好,中气足,咬字清,歌词熟,大家都推他领唱出头歌。他既是‘头歌’,又是进京田歌队的队长。”

  田山歌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一唱众和,音飘数里。除了头歌,还有前卖、前嘹、长声、后卖、后嘹5种跟唱以及赶老鸦、歇声两种和声。

  “有人把我们几个同龄人称为第二代田歌手,要我们赶快培养第三代。其实我们自己还没出师,连师父的十分之一都没学到,怎么教别人?”

  4有女取名韦唯

  张小美的女儿名叫张韦唯,今年16岁。“因为我特别喜欢歌手韦唯,所以给女儿取了这个特别的名字。”

  小韦唯的确遗传了妈妈的音乐细胞,乐感和节奏感都很好。“我从来没想过教她田山歌,教了她也学不会,她喜欢的是超级女生周笔畅。”几年前听说妈妈会唱田山歌,小韦唯曾吵着要妈妈唱给自己听。结果张小美刚唱一句就被女儿叫停,还得到了“又怪、又吵、不好听”的评价。那是她第一次在家里唱田歌。哎,要让现在的女孩子喜欢唱田山歌,难呐!

  “我的第一个师父是王锡余的爱人王雪娟,只可惜雪娟老师教我没多久就去世了。她的嗓音特别美,大家都说她唱的是‘甜歌’。”张小美说。

  在朱家角的授牌仪式上,张小美又找到一个名师,74岁的孙美芳。“她在几个老人中唱得最特别,我准备向她好好学学。她也去过北京,而且还有一个传奇故事。走,我们去丁窑村找她,让她自己告诉你。”

  5没有新娘的婚礼

  沿着沪青平公路步行15分钟后到达丁窑村。孙美芳家就在村口,正对大片农田。正在浇菜的是62岁的陈秀娟,仅存不多的田歌手之一,她是孙美芳的邻居。

  “农忙时,我们就在这里唱田歌。”陈秀娟说,“王锡余大哥唱头歌,大家一块跟着唱,热闹得不得了。而且都是一边干活一边唱,两不误。”

  抬腕看表,已接近下午5时,太阳冷冷地挂在西边天空。

  夕阳下,田埂边,年轻的田歌手听两位长者回忆当年。在她们背后,是一大片开阔的田野。那些热闹的劳动欢歌场面,张小美从来没见过,但幸好,她还能从悠扬高亢的田歌声中去追寻、去遐想。

  谈笑风生间,孙美芳道出了自己的传奇故事。50多年前去北京会演,出门前她已订好婚期。不料演出轰动全国,在各地巡回表演长达35天。婚期被迫一推再推,推迟到第三次时,孙美芳还在北京。按照当地习俗,已不能再改期。于是,丁窑村举办了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没有新娘的婚礼。还有一种更传奇的说法,据说当年找了个小伙子做替身扮演新娘,热热闹闹地蒙混过关。

  “错过了婚礼,但看到了周总理,值了。”老人精神矍铄,语气坚定。“周总理穿着中山装,还和我握手,我永远不会忘记。”

  6刚刚迈出第一步

  孙美芳说:“田歌现在不流行了,改编的新田歌和老田歌是两码事。要是以后真的没人会唱,我也没办法。”

  陈秀娟说:“每次参加活动,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有补贴,我唱歌的积极性都快没了。”

  张小美说:“从朱家角回来10多天,我再没唱过田歌。一个人没法练,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定期练歌。”

  这些,都是田歌手的想法。他们,是最直接的“护歌使者”。

  他们的想法不止这些——办过几次训练班,像是走过场,找些20多岁的年轻人到班上勉强凑数;只有碰到外国友人来访或者重大文艺活动,才赶场子唱一唱,10年来唱的次数不超过10回……

  最近一次普查显示,青浦目前健在的田歌手不满百人。“田山歌的前景不容乐观。”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江明惇教授不无担忧地说。他认为,对于青浦田山歌,首先要保存而不是继承。“保存,是原汁原味地保留原生态的东西;继承,则有发扬的意思,重在改编。田山歌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后人能从歌声中听到几百年前的先辈在田间劳作的声音。历史,是不能随意修改的。”

  2004年,青浦田山歌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上海市保护项目;2005年,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青浦田山歌传承基地”“青浦田山歌传承人”的命名……近年来的一系列新举措表明,我们已经迈出第一步。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

  3名田山歌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地里交流唱歌心得(从左至右:张小美、陈秀娟、孙美芳)曹刚摄

  一身农家打扮的歌手们唱得很欢畅本报记者楼文彪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