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小操场 大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05:5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杨凤春 山西沁源“11·14”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各级各地政府和职能部门迅速采取了行动,禁止学校利用公路等开展体育锻炼。相信这样的措施能够避免类似惨祸的发生。 近忧“解除”之后,不免有远虑:学校没有操场,又不让到公路上去,是否意味着
进一步考虑到当今儿童少年的生活方式和喜好,不免让人生出更多的担忧:在过度竞争,有着没完没了的“班”要上、“试”要考的情况下,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圈定在课堂里和书桌前,剩下的一点点时间又自然地被孩子们的天性所“开发”:信息时代的新式“玩具”———计算机、网络和游戏把孩子们不多的“自由”时间吞噬殆尽。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即使学校可以提供充足、优质的体育锻炼设施,想把孩子们从课堂、网络和游戏中“拽”出来,也都困难重重,更何况学校连起码的体育锻炼条件都欠缺。没有场地,孩子们也只好、甚至很“正中下怀”地“足不出户”了。如此下去,严重缺乏锻炼和身体活动的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会有什么样的身体素质,着实令人担心。 当年,青年毛泽东就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青年才有希望。在讲究各种“软”、“硬”实力的今天,如果没有优良体质和健全意志的下一代,各种实力将何以生成? 客观地说,实施“禁跑令”易,为学校获得充足的活动和体育锻炼场所难,尤其是在一些寸土寸金的城市。把学校的操场换成房地产、商场、公路,甚至是广场,都会有直接对应的受益者,都立刻可以带来GDP的飙升,官员的政绩,商人的钞票,市民的房子和生活的便利,而若把它复位为孩子们的操场,反倒好像找不到受益者了。这实在是目前社会发展的误区。 以此观之,触发于山西惨祸的“禁跑令”,只是有关部门履行职责的开始,而非全部。在“禁跑令”生效以后,有关部门、各级各地政府应当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为学校、为孩子们争得更多的活动场地方面来。对今天孩子们的身体强壮负责,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作者系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08日第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