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暂住人口何时不再是另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0:23 南方都市报

  市民中心

  编者按:在深圳设立“暂住人口节”的一纸倡议,其影响已经超出深圳一地,在全国各地媒体和网络都引发了热烈讨论。本期市民中心约请动议者和深圳观察者对该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参与人:网想先生先生:“暂住人口节”动议者

  陈勇:华为研发部项目经理、

  深圳户籍市民

  金心异:因特虎网络评论员

  主持人:王莹本报记者

  王莹:“暂住人口节”现在在网上讨论得正火,不少网友已开始探讨该节日的可行性,并畅想其内容和美好前景。

  网想先生:当初我自己的想法是设在年头,一年开始的时候,先让这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感受一下欢迎的气氛,并且让深圳所有的暂住人口休息一天。

  陈勇:那问题可不小,岂不是到时候连盒饭都吃不了?是不是可以在这一天对暂住人口提供一些优惠服务,比如说公园免费开放之类的?

  王莹:就这么一天估计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要是真这样的话,很可能全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都会瘫痪。其实“暂住人口节”的意义已经大大超出了设节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对户籍制度安排的不满以及对平等的期待。

  网想先生:我来深圳11年了,也在这里“暂住”了11年。感觉这几年深圳对我们这些暂住人口的限制越来越多。前不久我把母亲接到深圳住,想给她办个老年优待证,才知道没有深圳户籍不能享受;在孩子上学问题上,没有深圳户口的孩子读书要交纳额外的“借读费”;甚至不久前一个公园里商家搞促销活动,也只限户籍人口参加。

  陈勇:我有深圳户口,但对其价值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身边的同事经常突然就离开了深圳去别处发展,似乎大家对深圳的普遍感觉就是,在这里挣几年钱就走。

  王莹:深圳现有人口1035万,其中户籍人口为171万,按照现有制度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只面向这1/7的户籍人口提供。那么,用这种方式把一个很大的群体限制在外是否合理?

  金心异:我觉得我们所有讨论的基础是:户籍制度终将应该被废止。这些年来的许多改革,都在逐步减少与户口挂钩的一些东西。那么,现行政策中就不应该再增加与户口挂钩的内容。

  网想先生:从情感上来说,当你在一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里,就因为没有“户口”,处处有人提醒你是“另类”时,心理上真的很难接受。

  王莹:但是有限的城市资源和庞大的人口负担显然存在矛盾。

  金心异:人口众多不是户籍制度存在的理由。但若不以户口作为依据,又该以什么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呢?在当下要深圳全面放开提供公共服务不太现实,所以就只能逐步扩大服务的范围。但扩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公平,因为规则总会把一部分人堵在外边。

  网想先生:逐步完善没错,但为什么不能未雨绸缪,做一些长远的规划呢?说到底,还是对外来人口问题没有正视,起码没有足够重视。

  王莹:就深圳人口结构来说,户籍制度安排确实会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超过80%的人感到不平等和歧视。

  金心异:我以前提出过“让纳税人走上前台”的建议,意即公共产品尤其是社会福利的提供,也许还可以包括一些诸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基本公民权利,都与纳税状况挂钩。以“纳税”记录替代户口,也许是一个进步。

  网想先生:户籍改革可能太复杂,但对暂住人口的人文关怀,一个城市还是可以着手去改进。

  王莹:确实如此,我上周六在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奠基仪式上采访,这个计划在2007年投入使用的设施在建立之初就明确提出,其服务对象只是“具有深圳户籍的残疾人士”。

  陈勇:是吗?有没有必要特意强调这一点?连一点起码的人文关怀都没有,我觉得不要一个政策、一个公园、一个大楼、一个设施刚刚面世,就赶紧限定哪些人有资格享用哪些人没有。

  金心异:很多时候,当我们的管理跟不上时,往往会用“削足适履”的方式来解决。要想实现平等公正的人文关怀,所需要的不仅是人文关怀,更需要政治上的关怀。尤其是在人大选举的基数上面,得让更多的外来人口参与其中。参与本地政治之后,外来人口的人文关怀、权益保护和争取就容易了。

  网想先生:当时提出这个倡议,我更多的是提出一种理想一种期待,没想到居然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赞同。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情绪,而是许多人的情绪;同时也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实在是因为我们休戚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关心自己的命运,谁去关心?说实在的,即使真的有了这个节日,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暂住人口的欣慰还是悲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