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心捐助岂能“雁过拔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2:05 生活报

  李成仁

  11月14日,甘肃会宁县新添堡乡沙家湾小学的沙木成 化名同学从清华大学学生冯超文的手中接过了160元的现金捐助。他本可以用这些钱继续完下一年学业,但他的兴奋劲还没过去,11月16日,他就接到了班主任的通知,要求他从收到的捐款中拿出30元交给学校。除沙木成外,当天接到老师这种口头通知的还有49名接受捐款的学生12月5日《兰州晨报》

  对于东西部基础教育的差别,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为使自己的爱心捐助不被地方政府和学校方面“截流”,清华学生亲自将捐助款项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然而,即使是这样,爱心捐助也被校方重新抽取,其名目就是“以弥补学校的招待费用”。

  这样的行为,用“雁过拔毛”来形容,是绝不为过的。然而,面对着当地学校“每人不到50元的学杂费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下拨700多元办公经费”的窘迫,笔者真的又不忍心指责他们。“人穷志短”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许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造成爱心遭遇“雁过拔毛”尴尬的基本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对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被我们喊了多年,然而,口号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财政对教育的具体投入从根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表现在某些学校就是“靠学生吃家长”。当许多城市的重点学校可以成为“天价学校”的时候,当发达省市不断涌现出“贵族学校”的时候,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进一步关注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早日避免因学校贫困对爱心捐助“雁过拔毛”的尴尬事件的发生。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