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巩俐和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4:59 大众网-农村大众

  她是中国女星的国际代言人,她创造了中国影人闯荡世界影坛的奇迹,她是第一个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女演员,她荣获法国骑士荣誉勋章,被特邀为第51届戛纳电影节的嘉宾,被奥斯卡委员会接纳为会员,是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被“peoplemagazine”收录为世界上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巩俐,几乎把所有令人羡慕的耀眼光环揽入了怀中。

  张艺谋——他让她一气冲天

  巩俐,山东济南人,1965年出生于沈阳,19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留校任话剧研究所演员。大学二年级时,她被首次担任电影导演的张艺谋选中,在影片《红高粱》中扮演女主角九儿。当时巩俐的表演虽略显稚嫩,但清新可人,显示出良好的潜质。随着《红高粱》的声誉日隆,巩俐也在海内外声誉大震。

  1989年至1990年间,巩俐又主演了两部张艺谋执导的两部影片《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旧时代深受家族压抑的女性形象。巩俐的表演开始走向成熟。而使巩俐的表演真正迈向高峰的是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片中巩俐赋予角色的生活实感深深打动了观众。“秋菊”不仅使巩俐荣膺“金鸡”、“百花”双料影后,而且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中国内地女演员首次荣获国际大奖。

  巩俐和张艺谋在合拍中渐渐产生了感情,在巩俐的坚持下,原来对二人感情持反对意见的巩俐家人最终也没有干涉。而没有家人干涉后的巩俐和张艺谋的这段感情最终还是以分手画上句号。巩俐希望在30岁前结婚,而张艺谋则因为刚刚结束一段婚姻,对结婚的要求反应冷淡,这令巩俐心灰意冷。

  对于这个带领自己走向国际的人,巩俐一直很感恩:“张艺谋对我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我正处在成长过程中。张艺谋对外很平和,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们都很低调,在我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也一直这样。我觉得这样很好,很踏实。”

  孙周——他打开了她崭新的一页

  在巩俐14岁的时候,一群大院里的孩子被借到一个校园电影里做群众演员,而孙周是山东电视台的摄影师,正好给这部戏做摄影。当时巩俐坐在第二排,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没有什么台词,但孙周却指着巩俐对导演说:“我看这个小姑娘还行,挺酷的,坐在那儿,谁也不理,给她句台词吧,再给个镜头。”于是巩俐就从普通同学变成了班干部,还有了一句台词。那天起,孙周成为她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两人一直都没有联系,直到拍摄《荆轲刺秦王》。那部戏中,巩俐和孙周同是演员。后来,孙周拍了两部电影《漂亮妈妈》和《周渔的火车》,女主角均为巩俐。孙周是巩俐继张艺谋之后,第二个有过两次合作的导演,而且孙周发掘了许多她以前没有展现出来的东西。

  巩俐说自己不太自信,却在导演孙周那里得到了肯定。“在和孙周合作的过程中,我老问他拍得怎么样?他从不说‘好’,一向说‘还行’,希望我能自己往前走。”巩俐认为孙周打开了自己崭新的一页。

  黄和祥——风雨过后的彩虹

  1994年,巩俐和张艺谋分手时,经香港女作家梁凤仪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黄和祥。黄和祥最初是香港英美烟草公司一名普通职员,一步步奋斗了近20年,才坐到了总裁的位置。

  黄和祥和张艺谋年龄一般大。巩俐和张艺谋情感出现危机的时候,巩俐应黄和祥之邀参加过几次香港英美烟草公司举办的汽车拉力赛的颁奖活动,所以黄和祥常有电话打到济南的巩俐家中。巩俐的母亲对这个女婿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巩俐的母亲曾向媒体表示:在巩俐情绪十分低落的时候,亏得有黄和祥能给她照顾和温暖。而在认识黄和祥后,巩俐逐渐走出了与张艺谋分手后的阴影。1995年,巩俐向家人表态自己要嫁给黄和祥。

  1996年2月15日,巩俐和大她11岁的黄和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两人正式对外宣布结婚后,巩俐逐渐淡出娱乐圈。但从1997年开始,关于巩俐和夫君黄和祥不和的传闻逐年升温,传闻指双方性格不同,各有各的交际圈子,近年来,更是陆续传出过巩俐和导演孙周、演员孙红雷等人的绯闻。而巩俐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都否认了两人之间的不和。尽管巩俐和黄和祥的关系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但是两人的关系依然如故,在经历一番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

  (作者:杨新会徐素旋据《生活日报》(哈尔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