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梁祝”联合申遗:看起来很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02:03 人民网-华东新闻

  

“梁祝”联合申遗:看起来很美

  近日,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汝南县“中国梁祝之乡”称号。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到4省6地联合申报“梁祝文化”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来。4省6地包括:浙江省的杭州、宁波、上虞,江苏省的宜兴,山东省的济宁,河南省的汝南。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白庚胜透露,共同申报“梁祝文化”参评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在国内是个创举。

  看起来很美,但联合之路依然艰难,貌合神离的联手,真能避免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未果的覆辙吗?

  从发源地之争到申遗之争

  “梁山伯和祝英台”故事,在过去的1600多年间,流传广及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陈勤建教授说:“梁祝传说从浙江向北,而江苏、安徽,而山东,而河北,折而向西,到甘肃。在这条线路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版本,全国各地‘沾亲带故’的梁祝遗迹也多达10余处。”因此,在“申遗”中,面对着各自利益,梁祝文化的发源地之争成为一时最大的声音:

  杭州的万松书院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及“十八相送”的所在,因此,杭州在几年前修复万松书院,并把该书院的主题定为“梁祝之路”。

  浙江绍兴称“祝英台故里”在绍兴上虞,因此真正的“梁祝文化”在绍兴。

  宁波早在1995年就开始建造梁祝文化公园,1999年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梁祝婚俗节,而且还成立了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

  就在浙江省内各地争执尚烈之时,江苏宜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正式申报“梁祝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有“英台读书处”,并建有“祝陵”,且将农历三月廿八定为“观蝶节”。随后,宁波也提出申报“梁祝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江苏和浙江外,全国有好几个地方都认识到梁祝这一民间传说的价值,以当地的历史记载和“遗迹”为据,纷纷表示了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意愿。

  从“宁波共识”到“宜兴备忘录”

  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在江苏苏州举行。此次大会邀请了“梁祝文化”相关各城市参加。为避免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各唱各的戏,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组织召开“中国梁祝申遗磋商会”,邀请杭州、宁波、上虞及宜兴、济宁、驻马店6市的“梁祝”研究人员与申遗代表,交流了各地梁祝遗存的保护情况,最后达成了联合申遗的“宁波共识”。

  “宁波共识”指出,各梁祝遗存地区同意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承担具体申报事项,于2006年向文化部提交全部申报材料。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波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会议还建立了相应的协商机制,并安排了轮值会议的城市,比如第二次会议在上虞,第三次会议在杭州,第四次会议在宜兴,由南及北,一个一个城市轮流主办。”

  这次会议举行之后,本来应该走到一起的6地,依然没有放弃各自的算盘。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除宁波、上虞外的其他4地在宜兴举行了一次会议,并形成了备忘录。“宜兴备忘录”看起来似乎是对“宁波共识”的补充。“备忘录”分别就关于尽快建立组织机构、实质性启动联合“申遗”工程和联合“申遗”的经费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决定由4省6地轮值每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相关活动,共同协调和解决“申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轮值会议”顺序与“联合”的微妙心态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在表面上“收获”颇丰的“宜兴会议”背后,却是纷争不断。

  在麻承照看来,“宜兴会议”是一次破坏规矩的会议。因此,宁波和上虞拒绝参会。宁波有关人士还专门到济宁和汝南进行游说,要求他们不要参加这次会议。麻承照说:“本来按照约定,第二次会议应该由上虞来主办,但是,宜兴突然召开会议,显然别有用意。”在“梁祝文化”发源地之争中,宁波和宜兴棋逢对手,此次联合“申遗”,两地心态也相当微妙。

  而宜兴方面则认为,宁波的做法破坏了联合之名。宜兴市文化局副局长陈奕说:“既然是联合了,大家都是16,何必在乎谁来为首。”为免“老大”地位的纷争,根据“宜兴会议”,以后的会议按照各地拼音的首字母次序来确定主办地。

  麻承照说,到第三次会议时,他建议放在上海开,这样就可以避免谁是主办方的问题。这个建议遭到了宜兴的反对,宜兴要求第三次会议在杭州召开,杭州方却以“相关领导出国”为由,而拒绝举办。结果,宜兴会议之后,第三次会议至今未能召开。

  这种貌合神离的联合,让人担心其前景。在采访中,陈奕和麻承照不断感慨:“联合之路,举步维艰。”在中国的申遗史上,有过各地合作的例子,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江南6个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终,合作以失败告终,苏州的3个古镇联合当地其他古镇,独自进行申报。

  “梁祝文化”联合申遗之路是否会重蹈江南6古镇之覆辙?

  各地经济利益在“梁祝”传说上的折射

  在梁祝申遗之争前,苏浙两地就2002年10月的梁祝邮票的“发源地”也经历过一次争论。当时,宜兴和宁波都在争取邮票的首发地,因为邮票首发的落地戳,意味着对当地是梁祝故事起源地的认可。结果,国家邮政总局在杭州、宁波、绍兴、驻马店、宜兴5个城市同时首发《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济宁还未提出申遗。

  无论是邮票发行地的争夺,还是申遗之争,实际上就是利益之争。在申遗热背后,是各地政府在城市形象和旅游效益等方面的利益诉求。

  按照宁波市的规划,该市借“梁祝”申遗机会,将梁祝文化公园与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的读书地杭州万松书院、祝英台娘家上虞祝家庄等景点一道联合,进一步挖掘“梁祝文化”的内涵,以期带动宁波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

  重建的杭州万松书院也大做“梁祝”文章,院内堂、斋、阁、亭,都散发着浓厚的儒学气息,已经成了今日西湖南线上的一个旅游新亮点。

  《东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一书也刊登了河南汝南县祝家庄效果图,上面亭台楼榭、建筑桥梁,看起来完全是个主题公园。

  正是因为各地在申遗上夹杂了太多的现实利益,“动机”不纯,因此,在联合申遗中,很难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导致合作之路艰难。

  在陈勤建看来,世界遗产受益者是全人类,“这种不深究其世界性文化遗产的内涵,而热衷于地域归属之争的现象,是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背道而驰的”。但是,仅仅一句道德上的劝说还难以消解各自利益的诉求。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向云驹说:“昆曲成功申报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就是在全国6个昆剧院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因此,对于流传性广的传说这样的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各地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申报成功。”可是,“梁祝”传说毕竟不同于昆曲,其申遗成功带来的利益面也与昆曲有所不同。

  距离明年6月拿出申遗文本还有半年时间,目前“梁祝”联合申遗各地之间的合作机制运作依然不甚通畅。联合申遗之路通向何方,还是个问号。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09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