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上行乞"应该治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09:18 东南早报

  □广西防城港市 黄铭金

  装残疾、扮可怜……一些好逸恶劳者冒充乞丐空手套钱,有的年收入竟多达二三十万,有的甚至成了家产百万的富翁。乞丐用上了高科技,办起了乞讨网站。记者发现一家自11月8日开始“营业”的网站每天的施舍“善人”均在增加,从最初的每天两三人增加到了12月5日的12人,获施舍金额也在不断地增加。(《兰州晨报》12月7日报道)

  能在网上“冲浪”的也算是乞丐?“网络乞丐”有电脑至少上得起网,有银行账号,凭什么就比你穷?值得同情?

  “网络乞丐”究竟是乞讨还是诈骗?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乞丐,不排除他们的身世也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但是至少我们会通过直观印象加以判断,确定哪些人是真正需要帮助,把善行施舍给最需要的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爱心被骗的可能。设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上街乞讨,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会给予他施舍的,还很可能招来人们的唾弃。

  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情况就大不相同,完全依靠求乞者自己的述说,那些“网络乞丐”的真实的成分大打折扣。那么施舍者往往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被人骗了爱心。另外,一个能熟练掌握网络这种高科技的人,没理由不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而且,“网络乞讨者”居然连那种放下尊严的抛头露面都省了,只躲在电脑屏幕前鼠标一点就要钱,这样的行乞方式也太过取巧了。

  乞丐网已成为网上赚钱的另一种方法。这些乞丐网有的以利益交换作为网站的经营模式,有的则干脆借网络之术、行传统之道,瞄准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这种“网上乞丐”与街上的职业乞丐都是通过乞讨来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我们知道,能够上网,懂得发邮件的人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和掌握一定知识的。他们为何会过着乞讨的生活,只能说是好逸恶劳的心理在作怪。

  乞讨由现实到虚拟再由虚拟走进现实的转化,这是社会转型之痛,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尽早介入治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