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间文化何去何从“山二黄”濒危考问保护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4:34 人民网

  近日,记者在湖北竹溪县目睹了一出“山二黄”地方戏——《茶嫂招亲》。这出戏以当地方言道白,唱腔与京剧略似而非。“山二黄”剧团原团长杨建平介绍说:“这可是全国需要抢救的剧种之一,在别处哪儿都听不到‘山二黄’了。”

  杨建平正是《茶嫂招亲》中的村主任扮演者。舞台之下的他显得苍老了许多。他说:“唉,《茶嫂招亲》是我们冲击‘八艺节’的剧目,可剧团‘青黄不接’严重,只有我们

老将出马了。我们剧团最年轻的在编演员也有三十七八岁了,戏里的‘茶道王’扮演者是退休演员,已经60多了。”

  全国唯一“山二黄”剧团的窘境

  杨建平介绍,山二黄剧团成立1978年,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创作演出山二黄剧目的艺术表演团。山二黄传统演出剧目以“列国戏”、“三国戏”、“唐宋戏”居多,但现在由于演员缺乏,“行当不全”,灯光舞美等投入难以承担,只能演出现代小戏。他们走村串户,每年为农民免费演出100余场。山二黄剧团目前最令人揪心的问题是山二黄人才的流失和传承的危机。从1970年至今,该剧团专业人才已流失60多人。目前剧团在岗人员只有28人,其中6人是招聘的年轻歌舞演员,他们只有少数会唱山二黄部分段落,但不能把握这种戏剧的特质、精髓。而正式演员已呈“老龄化”,老艺人相继辞世,目前该戏“十个行当”只剩二三。而更重要的是,“剧本乃戏剧之本”,而该剧团的老剧作家已经谢世,目前剧团只能外请寥寥无几的几位熟悉山二黄的豫剧作家创作剧本,但这剧本仍需艺人根据山二黄舞台经验加工改造。随着这些剧作家和艺人的同时老去,山二黄的基本特质就会消失。

  山二黄又称汉调二黄,为汉剧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剧种。它形成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大件,配以笛子、唢呐、笙等吹管乐器。山二黄是湖北省尚在活动的9个地方剧种之一,已作为地方稀有剧种被收录入《中国戏曲大全》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它在戏曲史上有重要地位,著名汉剧大师陈伯华把山二黄誉为“汉剧之母”,而汉剧又是京剧的来源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傅谨先生在《有多少濒危剧种亟待救援》中罗列出38种濒危剧种,其中湖北有三,包括竹溪山二黄。竹溪县文体局局长余凯断言:“如果没有新的支持政策,山二黄的消亡是必然的。”

  在经济困难原因的背后

  与许多濒危剧种一样,山二黄难以为继,直接原因是经济困难。1992年、1997年,该剧团两次与艺术学校合办山二黄戏曲培训班,可由于待遇太低,有的学生毕业就“走人”了,有的学生在剧团干没多久就“远走高飞”到沿海地区。在职演员工资也不高,但他们却对竹溪县政府毫无怨言,因为该县在全国几乎所有文艺团体都是差额拨款的情况下,将剧团列为全额事业单位,并且给剧团年划拨专款近50万元。然而,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有限财力实在无法承担传承一个剧种的重任。

  “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化运作”等探索他们也不是没有尝试,但山二黄的主要市场在山区农村,卖门票等于失去观众。寻求企业资助呢,资金来源并不稳定。竹溪县文体局局长余凯说:“戏剧剧种濒危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和市场缺乏一种完善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支持体系。比如说,对企业支持公益事业的免税、替税政策,到了县一级就根本无法实现。戏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戏剧人才培养,尤其是剧本创作人才的培养,仅靠地方政府或自然状态下的‘师徒’传承是很难完成的.”看来,这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不是仅仅依靠县级政府对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扶持和引导。十堰市艺术研究所主任李德敏说:“戏曲的传承不能脱离观众这个链条,没有观众基础,就不能与市场对接,戏曲就难以发展。”由于道白就是生动鲜活的当地方言,故事情节贴近农村生活,山二黄在鄂西北、陕南农村并不缺乏观众。但要创造影响更大的精品剧目却由于创作人才的缺乏举步维艰。更值得思考的是,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农村这部分市场是否也将日益萎缩?保护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保护艺人和艺术品。

  背水一战:申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今年以来,文化部传出一系列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利好消息,山二黄也终于走上了申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路程。5月31日,竹溪县邀请湖北省、十堰市22名艺术研究院所专家就山二黄剧种的生存与发展开展学术研讨,并邀山二黄老艺人现场演唱,现场评析,进行深层次探讨。他们在焦急等待专家得出最终结论,认定其艺术价值,再由省级文化部门向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提出申请。但竹溪县文体局更大的焦虑是,邀请第一批专家已经花了五六万,一年的办公经费已所剩无几。而按照预算,申报一个国家级的保护项目,仅挖掘整理、搜集资料、研究判断其演出风格、内在特质等就需要100万左右的成本。这些钱从哪里筹集?而即使有关资料都准备齐全,还不一定能通过各级部门的层层审批。而申报者获得批准的比率并不高。余凯说:“我们这就像赌博,做了不一定有,但如果不申报,就等于放弃了山二黄的最后一线生机。”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文化体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用行政手段管理艺术。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体系中没有一个科学的认定机构,却采用管理经济一样的项目制,其结果就是经济实力越强的地区或团体越容易申请到保护项目,而经济实力越弱,越需要基金支持的地区和团体反而很难申请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