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良心难以承载医疗黑幕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0:05 红网

  陈晓兰曾经是上海市一家地段医院的普通医生。1997年至今,8年间她孑然一身,独自调查搜集证据,举报医疗问题。2003年6月起,她用“一个有良心的医生”的网名,在网络上痛揭医疗界的种种黑幕,舆论一时哗然,医疗问题开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工人日报》20005-12-4)

  有关揭发医疗黑幕的报道,我们在电视、报刊杂志上都看过不少,但面对媒体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除了义愤填膺和担惊受怕外,更多的是手足无措,除了听天由命,任人宰割的被动提防和寄希望于他人良心被发现而悔过自新外,我们真的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抵制和逃避防不胜防、层出不穷的黑幕折磨和伤害。

  本来,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是法律赋予卫生部门、药监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义务,然而,在权力、金钱和利益的威逼和诱惑下,一些人开始违背了做人的良心和职业道德操守,对医药行业一些丧尽天良的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人竟伙同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干起了伤天害理的勾当而沦为罪恶的帮凶,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满足个人不可示人的私欲,不惜运用人民赋予的信任和权力而为所欲为、祸害人民……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医生——陈晓兰,她的出现和不懈的艰难抗争,无疑对广大医药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福音,但在过去的8年中,在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和没有任何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她为了揭黑、为了打假,却仍要经常在上海和北京之间奔波,在火车上,为了省钱,她的脚曾因肿得站不住了,才补了一张硬卧,并选择了“便宜一些”的上铺……8年来,陈晓兰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和跋涉的艰辛,终于让7种假医疗器械被取缔。

  对一个普通义务工作者来说,陈晓兰凭借着一个医生的良心,无疑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捍卫了不少家庭的平安,但我要说的是,对于铺天盖地、层出不穷的医疗黑幕来说,陈晓兰的肩膀无疑是太“稚嫰”了,她的良心承载不起整个社会医疗黑幕的重重压迫和狂风暴雨的摧残,单靠个人的微薄力量是无法与医疗黑幕挑战和抗争的,尤其是在一个法制化的社会,眼睁睁地让一个普通的医生靠良心的支撑来行使揭黑、打假的使命,对医疗相关的行政机关、职能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面对陈晓兰对医改入木三分的认识:“我们过去一提医改就认为是卫生部的事,忽略了药监局。所谓医改,有医就要有药,三分之一是医,三分之二是械和药,你把后面扔掉只改前面怎么可能呢?” 难道不足以让我们的有关医改专家和医疗行政机关、医疗职能部门感到汗颜、感到扪心有愧和无地自容吗?

  如果,医疗行政机关、医疗职能部门和医疗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有陈晓兰的“良心”,而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职,履行各自肩头的神圣使命和义务,医疗黑幕、医疗造假现象就会无处藏身,并从根本上予以铲除,53岁的陈晓兰就不必用“透支”个人健康这种方式——来来回回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地,四处奔波逐级反映情况问题、揭露黑幕来为老百姓维权,老百姓就医再也不用提新吊胆和担惊受怕,那才是老百姓所期待和社会应该有的秩序!

  (稿源:红网)

  (作者:冀卫军)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