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渔俗,在鄱湖上悠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1:47 大江网-江西日报

  浩瀚的鄱湖孕育了众多的鱼类也孕育着湖区人民智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湖区群众根据季节、水性、地域等条件总结出了丰富的渔谚和颇具针对性的渔业生产习俗,真可谓“湖里百样鱼,渔人百样网”。

  鄱阳湖的打鱼工具和捕捞手段,归纳起来有四大属十六类一百多种。网、钩、箔筌、杂特四属之下,仅网便有刺网、围网、拖网、地拉网、敷网、掩网、插网、笼壕八大类近

四十种。钩也有空钩、饵钩、弓朋钩三大类二十多种。其它还有投刺、跳白、窝漕、猎禽等等,百鱼百法,源远流长。

  这些千姿百态的渔业生产习俗,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鄱阳湖渔俗多是家族式传承,地区性沿袭和传播的特点也非常明显,鄱阳县的管驿前渔村、文龙湾邓家、乐亭王家等都有代代相传并载入族谱的渔具和渔俗。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为推动渔业生产,鼓励一船多具、一人多艺的捕捞方法,传统渔俗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但是,随着现代化捕捞设备和技术的普及,这些传统的渔俗正慢慢地从浩淼的鄱阳湖上淡出。在管驿前渔村,我们看到了弓朋钩的制作过程:把毛竹桠削成两头尖尖直直的竹针,然后拗成弓形,套上芦苇制作的筒,插上饵料,诱来贪食的鱼来咬。但是村人说,现在用这些工具的人很少了。一位老人还从阁楼上翻出了一副撑篙网,他说,这东西以后怕是再找不到了。

  这些闪着智慧之光的渔俗是鄱湖人从大自然中总结出来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走过了三千多年,它是湖区人民在这大湖之上写下的一部厚重的文化。近年来,鄱阳县成立了“蓝色工程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进行普查、挖掘、抢救、传承和保护。他们还拨专款对重点渔村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扶助一些重点湖区发展渔业生产,鼓励渔区群众对传统渔俗进行传承和发扬。(李滇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