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冬日里的“夏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2:40 舜网-济南日报

  这是传统的农闲时节,刺骨的寒风把树上的叶子吹得一干二净,只有越冬的小麦泛着绿色。

  这里是济阳县曲堤镇董家村。农田都休息了,董孟虎的大棚却没闲着,里面的黄瓜过着与严冬截然不同的夏日生活。

  挑开棉帘走进大棚,严寒被挡在了身后——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28摄氏度,碧绿的瓜秧上挂着浑身是刺的嫩黄瓜。董孟虎说,他种的黄瓜刺多,这样的黄瓜顾客都喜欢,也能卖个好价钱。

  这个大棚长近100米,占地约1.2亩,一年能给他这个四口之家带来2.7万元的纯收入。

  董孟虎家有6亩地,三年前种粮食,一年顶多收入4000多元,所以,在农闲时节他要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现在,侍弄完那4亩多粮田,农闲时他就在这个大棚里“摘钱”。他把摘黄瓜称为“摘钱”,十分形象。他说,两天摘一次,共200公斤,运到2公里外的曲堤镇黄瓜批发市场,能卖400元,这一棚黄瓜能摘8个月,总收入5万元左右。去掉2.3万元的费用,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了。

  他现在根本就不再考虑外出打工的事情。

  村支书董孟茂说,董孟虎在村里只能算个中等户;全村130户人家,现在有165个黄瓜大棚,种了3年就让村里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000多元。他计划明年再上几十个大棚,户均达到2个,人均收入就能达到6000元。

  董家村的黄瓜与曲堤镇其他农民种植的黄瓜已经名扬全国,外地的客商都喜欢到220国道旁边的这个黄河北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购买黄瓜。

  市场每天都有数万人前来交易,每天有40万公斤黄瓜被运往乌鲁木齐、哈尔滨、深圳等地。日积月累,一年下来成交额能达3亿元。尽管已是天寒地冻,可市场里每天从早上8点到12点总是热闹异常,根本就感觉不到冬天的萧条。

  繁荣的市场带动了这个镇农民种植黄瓜的热情,目前已经有1.6万个大棚、3.2万亩的黄瓜种植面积,曲堤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黄瓜生产基地,这也成了该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曲堤的黄瓜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我们种植时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不用化肥,也不打有毒农药。董孟虎说。

  就聊了这么一会儿,大棚里的人脸上都开始淌汗。

  走出董孟虎的大棚,感觉里外两重天。置身零下9摄氏度的低温中,让人不由得羡慕起大棚里黄瓜的生活环境,更羡慕这些黄瓜的主人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