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服务流动青年新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6: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袁华

  早上9时,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西关社区的一个大型批发市场内,各地方言汇集的讨价还价声,充斥着这个日客流量3万多人的大市场。大市场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了摆在社区管理者和团组织面前的难题。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托市场建团组织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很多青年自从离开学校后,对自己的团员身份已经有些模糊了。了解到这些问题,团山东省委相关部门多次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当地团组织对市场的团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市场的团员被分为固定团员和流动团员,由固定团员分区域、分摊位联系流动团员,建立市场团总支,进行网格化管理,解决了服务团员青年的覆盖面问题,也解决了团员流动的入口和出口问题。

  半年前,团组织的流动团员数为零,而现在已有1553名流动团员在团总支建立了联系卡和电子档案,而且有许多团员青年是主动上门登记的。团组织的介入给市场管理带来了新的模式,也让流动团员找到了自己的家。

  山东不仅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大省,每年对外输送的务工人员也不在少数。滨州市无棣县探索在外出务工青年中建团组织服务青年就先行一步。1997年,无棣县的王金涛通过劳务输出项目到温州一个塑料厂打工,只干了半个多月,就因为想家、怕累想放弃。像王金涛这样外出务工的青年在无棣有1.6万多人,前几年,因为种种原因中途回乡的不在少数。

  于是,团县委先后在青岛、温州、北京等地设立团工委7个,团总支54个,团支部298个,加强对外出务工青年的教育和管理,实现“青年自治”,在维权、培养青年骨干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凝聚了人,还要凝聚思想。增强团员意识活动以来,不论是输入的还是输出的青年劳动力,都能通过有效而快捷的途径获得信息,参与学习,共青团的凝聚力在无形中得到再次提升。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0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