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一片荒滩到十六个基地(新农民风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04: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成新平

  金秋时节,湖南祁东县白地市镇白地村枣园里鲜红的枣子压弯了枝头。枣园的主人叫曾建新,今年36岁,1995年承包荒岛搞开发。这种枣取名为中秋酥脆枣,味美甘甜,肉多核小,含糖量高达35.8%。不久前,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被列入2005年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

  荒滩上收获乒乓球大的紫色葡萄

  1988年,曾建新从湖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县林业局工作,当时,林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存在诸多困惑:农村水果常规品种多,质低价廉;农民缺乏技术,果树挂果少甚至不挂果;市场上伪劣种苗多,农民常常受骗上当……曾建新决定停薪留职,他沿湘江顺流而下,最后以每年7000元租赁鸟江镇湘屏洲,这里三面环水,交通不便,离县城有20多公里。曾建新在这里开辟了一个名优特水果生产基地,立志在这片荒滩上书写人生。

  没有启动资金,他动员父母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东挪西凑了10万元;没有帮手,他自己动手清除杂草、施肥、治虫;葡萄需要大量有机肥,他就跑到几公里外的镇里挑大粪。他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有时干到深夜才休息。那些日子,一块酸萝卜,几只咸辣椒,就是一餐下饭菜。

  春播秋收,曾建新当年垦出20亩土地栽上的藤稔葡萄,当年挂果,收入20多万元。摸着一颗颗乒乓球大的紫色葡萄,他兴奋的哭了……

  自家的果园成了“技术墟场”

  曾建新在日记中写道:科技与生产嫁接后魔力无穷,我要让家乡父老种特种水果发财。农民熊德富愿意调出0.6亩地试种,谁知,这块小小试验田当年收入竟有3500多元,周围的农民都跑来学习说:“你的秘密武器是什么?能帮我的忙吗?”

  这年冬天,富塘村农民调出近300亩地。于是,曾建新用大部分精力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每月逢十,他就请农民到自己果园看现场,办起了别开生面的“技术墟场”。这样,他先后办培训班56期,赠送技术资料近2万份。在他的带动下,县内外6.5万人学到了特种水果栽培技术,其中有近2万人脱贫致富。洪桥镇祁丰村农民王光明,全家6口人,只有两个劳力,生活负担重。他种了0.5亩葡萄,但由于缺乏技术,效益一直不好。正在他准备毁掉葡萄园的时候,曾建新给他来了个“高位嫁接换种”,并给他垫付4000元资金购进草莓。后来,他扩种葡萄3亩,每年葡萄收入2万元,草莓收入5万元,一举甩掉了“贫困帽”。

  2000年,曾建新在烟台参加一次国际研讨会,发现枣树的前景看好,适合当地农民发展。回来后,他与同伴着手在紫色页岩分布较广的归阳等6个乡镇的6个村进行试种,获得成功。

  为了让中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从2000年开始,曾建新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在100万元以上,他赚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科研和推广中,至今他没买车,没买房,还住在父亲的门下。曾建新以良种藤稔葡萄为主体,不断推广新产品,先后推广了红肉猕猴桃、樱桃、泰山红石榴、布朗李、草莓、枣等15种名优特新水果。目前,他已通过投资、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三种形式融资1200万元,在全国建立了16个名优特水果基地,面积达5800亩,遍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西、贵州、湖南等18个省区,一个集良种水果生产、加工和科研推广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已成雏形。

  曾建新为推广名、优、特、新水果作出了贡献,先后荣获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第二届青年“五四”奖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1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