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奶牛迁进“小区”去(基层干部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04: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明浩李玉英

  找到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李恒三,这位蜚声当地的全国劳模村官,刚好走在去挤奶站的路上。一幢幢单元式养殖场房整洁、豁亮,一排排树木花草环绕在房前屋后,惬意舒畅。

  李恒三边走边告诉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培育自己的支柱产业,夯实经济基础。他说,以前村民有零星分散饲养奶牛的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气候。为了把农民致富的奶牛产业做大做强,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多人到北京、江苏等地考察,并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西洼奶牛养殖小区。

  这样,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收入上去了,但很快问题就出来了。村里奶牛多了,一街两行到处拴的是牛;环境脏了,牛粪满地,脏水、牛尿到处乱流……久而久之,村民们吃水受到污染,外边来客人根本喝不了这西洼的水。

  怎么办?李恒三说,建设新农村,光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够的,还要创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2002年以来,他们在西洼奶牛养殖小区内按照“田耕牧草———牧草肥牛———牛粪生沼———沼气做饭———沼渣肥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养殖单元200多个。

  生活好了,环境好了,还要为乡亲们创造和谐相处的环境。针对农村出现的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风气,他们以村夜校和文化大院为载体,开展了精神扶贫工程。在党员干部、致富大户和贫困户中开展面对面的“双联双培”帮扶,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乡亲们都富了,下一步有什么想法?他说,他们将针对村容村貌较差和村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两大薄弱环节,制订高标准的乡村建设规划,兴建科技文化培训阵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专家点评:十里铺村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建设奶牛养殖小区,给全国各地农村提供了一个成功经验。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十里铺村在此基础上还将制订乡村建设规划,开展文化大院建设。由此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应从产业发展开始,循序渐进,由经济向社会各项事业延伸,这样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马晓河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1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