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乐为乡亲办“书屋”———周光俊和“耕读书屋”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08:28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2005年11月11日,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

  这天一早,在清镇市暗流乡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个50多岁的汉子,带着一麻袋书籍,扛着一只25公斤多重的“杜洛克”仔猪,来到了距政府10多公里外的沙田村。他此行的目的,除了向残疾农户杨廷燕一家赠送扶贫猪仔,还“如约”为当地的乡亲们送来了百余本农村科技书籍。

  他叫周光俊,清镇市卫城镇坪寨村大坡脚组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镇干部。

  借书“仪式”是在沙田村简易的乡村马路上举行的。数十名从田间地头赶来的村民,团团围在一起,挑选心仪的书籍;乡政府办公室的小李,则站在一旁登记。不到半小时,百余本图书就被村民们“抢”了个精光。一些没借到书的乡亲,还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看到这个情景,周光俊忙叫小李对他们需要的书籍进行登记,并表示近期内再多带些书来,尽管满足大家的需求。

  而我们的采访,就是从书籍这条线展开的———

  (一)

  在一家9姊妹中,周光俊排行老大,也是最为不幸的一个————14岁那年,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才读完初一,他就不得不告别校园,回到贫困的家乡。这对于一个喜爱读书,成绩优秀的少年来说,其打击程度可想而知。

  后来,周光俊想通了:不能上学,并不等于不能读书。我自己难道不会找书来读?

  正是这份毅力和决心,这位只上过初中一年级的农村娃,在他后来的生活历程中,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取得了中专文凭;直到如今,年过半百了,他还在参加大专自学考试!

  采煤、挖矿、修路、打砂、当泥水工、做瓦窑匠……从1964年到1982年,整整18年来,周光俊在外做工的工钱,除少部分补贴家里外,大多变成了一摞摞书籍。1981年,县文化馆的负责同志知道周光俊喜欢读书的事后,特意送了他几十册图书。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卫城邻区五里,周光俊有一姓陈的亲戚在政府当秘书。得知他“嗜书如命”,就送了他一篓筐。周光俊从早挑到晚,回家后打开一看,竟有一套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整整30本。

  (二)

  1979年,周光俊手里的书籍,已有2000多册。他想,这些书放着也没有用处,倒不如借给乡亲们看看。他制作了几个简易的书架,腾出一间茅草屋,办起了自己的“耕读书屋”。

  从那时起,直到如今,26年来,书屋就一直免费开放,从未收过乡亲们一分钱的租金和押金。

  1982年,卫城区社企办要招聘一名统计员。凭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周光俊谋到了这份职业。

  参加工作,收入相对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他考虑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书屋”。他说,乡亲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自己的那些书籍,又多是文史类的,满足不了更多的需要。正是这种想法,每月发工资,他就赶往县城买书。为了多省点钱来购书,他舍不得在饭馆里吃一餐“像样”的饭,舍不得花两元钱来打“摩的”。每次进城,他都要准备一只口袋,有时买的书多,到卫城下车后扛不动了,就请人捎信回家,让家人带只背篓来背。

  对于购书,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形容,周光俊已近乎“狂热”;而子女上学、成家,则多半是靠妻子朱有萍在家喂猪养牲畜“撑”着;前几年改建茅草房,钱不够,妻子只好到信用社贷款,几年后卖了一头牛,才算把贷款还清。

  到他家采访时,笔者“故意”问朱阿姨:跟一个不“管家”的丈夫生活,悔不悔?得到的回答斩钉截铁:“不悔!我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我就喜欢读书的人、有文化的人。看他半夜三更还在看书、写文章,我心痛都来不及!我能够做的,就是尽量把这个家管好,少分他的心,让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看,房子修好了,最大的一间,就让给他装书。”

  (三)

  “为乡亲们服务,是我的职责!”贵阳市文明办领导来查看他的书屋时,他说的一句朴实的“誓言”。

  1992年,卫城镇政府搬往原160厂区内办公。为便于对书屋的管理,周光俊特意在厂区公路旁租了两间房屋,用马车将家里的书籍全部驮出来,正式挂上了“耕读书屋”的牌子。

  对取这个名字,周光俊有他自己的一番“苦心”:“刘禹锡作过一首《贾客词》的诗,诗中说:‘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似乎认为老百姓就只会辛辛苦苦在田间劳作。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农民也应该有知识有学问。这就是我为这个书屋取名的由来。”

  在厂区内,借书的人不仅有机关干部、附近乡镇的群众,还有来本地企业打工的四川、湖南的民工。看着书屋内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周光俊心里特别高兴。他说,书的价值,就在于让人增长知识,如果束之高阁,即使汗牛充栋,也只是显摆而毫无用处。

  到目前为止,他的书屋内,已有上万册图书,种类近30种;并且,他还订阅和收集了近5年来的《人民日报》、《农民日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等30多种报纸及《人民文学》、《诗刊》、《收获》等50多种杂志。

  不久前,他又在书屋内增置了一台电脑,并从附近的中小学请来教师,教村民们上机学习。他说,电话进村后,要将电脑上网,方便村民们上网去查看有关资料。

  2003年12月,周光俊获得了贵阳市“读书学习在万家”活动“突出贡献奖”。领奖那天,贵阳市文明办的有关负责同志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谢谢你为乡亲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四)

  金秋十月,走进大坡脚下的周光俊的家,只见屋外的花池内,香樟吐绿、桂花含翠;屋内,已聚集了10多名群众及学生,有的在阅读,有的在查找资料,有的在学习电脑。周光俊指着新购进的10本科学家丛书说,带的钱不够,这套书只买了一半,下次进城,再全部买回来。

  从今年5月份起,他已相继在暗流乡建起了几个“流动图书”借阅点,并根据乡亲们的需求适时进行了增补;另外,还打算把书屋办成附近中小学的“第二课堂”,退休后,自己兼任义务辅导员,对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之,‘耕读书屋’一定要好好地经营和继承下去,让她成为乡亲们的‘精神家园’。”作者:金玉龙 付虎能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