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了9年前的那一个承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10:50 沈阳晚报

  

  

为了9年前的那一个承诺

  ▲王翠所在的学校

  

为了9年前的那一个承诺

  ▲提起恩人,王翠何止是感动。核心提示:1996年,陕西一个农村贫困孩子在接受的捐助衣物中,发现了南京的捐助者留下的奇特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上学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我愿意帮助你!”。

  9年之后,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却因为家庭贫穷而面临重重困难。这时,女孩想起了那张收藏了9年的纸条,并未抱有什么希望的女孩给纸条上留下的地址,写了一封求助信。都过去9年了,这张纸条上的承诺还能实现吗?

  一张被珍藏了9年的纸条,演绎出一个平凡却又感人的故事;一个被淡忘了9年的承诺,点燃了一个贫困学生的希望之火。

  9年前,陕西女孩王翠在得到的一件捐助衣物中发现了一张纸条,写纸条的好心人承诺,愿意帮助得到衣服的孩子。9年后,当王翠因家境贫困而徘徊在大学门外时,写下纸条的好心人再施援手。

  捐衣中发现承诺

  “一个小棉袄,从南京飞到陕西,又来到她们的小山沟,穿在她的身上,真是一种缘份。”家住南京的这位“好心人”李思俭说。

  对于9年前为什么要在捐助衣物中留下纸条的问题,李思俭的回答并不复杂,“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群众连穿衣都需要捐助的话,那么孩子读书肯定有困难”。

  “当时我们农行有很多人通过南京团市委、妇联,‘一帮一’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我当时也想资助一个,又不想让大家知道,我就悄悄地把一个小纸条揣进了捐助的棉袄里,我想穿上这衣服的孩子看到纸条后,有困难就会和我联系,我一定会帮助她。”

  小棉袄几经辗转,被送到了王翠的家乡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丰河村。已经20岁的王翠向记者讲述了9年前的一天,“1996年的冬天,村里给我家发了捐助衣服,其中一件是灰色的小棉袄,妈妈就让我穿上。我手往兜里一塞,感到里边有一张纸条,拿出来一看,纸条上写着:孩子你多大了?上学了吗?如果你上学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我愿意帮助你!上边留下了捐助人的单位地址和名字。我就把这个纸条给爸爸妈妈看,他们就说,这是有人愿意帮助你呀!现在你上小学,家里还供得起,先不要麻烦人家了。那个纸条就被我珍藏了起来。”

  王翠时常拿出这个纸条,想象着好心人的模样。

  困境中想起承诺

  9年间,由小纸条连接起的两个家庭都发生了一些变故。

  王翠的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几年没有出外打工了,家里仅靠六七亩地的收成来维持生计。王翠的大弟弟两年前因患脑溢血夭折,家里在为他治病时欠下了外债;小弟弟在读高一,妹妹在读高三,今年王翠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北农业大学录取。

  “大学一年的学费就得5000块钱,弟弟、妹妹上学的开销也不少,仅靠土地的收入根本不可能供得起我们。这时候我就想到了这张纸条,按纸条上的地址写了一封求助信”,王翠说,“当时真的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9年了,世界的变化太大了。”

  李思俭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在9年间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单位效益不好,丈夫下岗了,每个月只能拿到200多元的基本生活费;儿子正在读大学二年级,支出较大。

  9年间,李思俭的工作调动了六次,现在的工作单位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但王翠的挂号信寄出四天后,李思俭还是收到了来信。李思俭说,“当时有的同事持怀疑态度,还有的同事说,你家现在是这种情况,就不要回信了。怎么劝的都有。”

  言必信兑现承诺“我的想法很简单,要讲诚信,说话算话。当时最关心的是不能让她失望,不能让她对别人失去信任,更不能让她对社会失望。”李思俭理解同事的好心,但还是把电话打到了王翠家里。

  说到好心人李思俭,王翠一脸兴奋———“当时是我接到阿姨打来的电话,她说找王翠,我说我就是,她说自己就是写信的那个阿姨。当时我非常激动,说话都语无伦次了”。说起第一次接听李思俭的电话,王翠依旧一脸兴奋。

  李思俭询问了王翠家的基本情况,也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了王翠,随后给她汇去了2000元。

  不久,李思俭的单位南京市农行的领导听到此事后表示,李思俭在自己家庭这种条件下还能兑现诺言,我们不能让她一个人承担。接着,市农行工会在机关范围内组织党员干部为王翠捐款。

  8月31日,王翠来到位于哈尔滨的东北农业大学。出乎王翠意料的是,9月13日,李思俭和单位领导也一同来到东北农业大学,她们向学院领导表示,愿意资助王翠的四年学费。

  王翠在日记本上记录下了她终生难忘的那一天。

  “当我气喘吁吁地赶到目的时,幸运女神的神光棒已悄悄指向我了。在美丽的校园中,我亲爱的李阿姨已静静在等待我了。9年前的10月25日,当我穿上那件捐赠的冬衣时,我们两个人的不解之缘就开始了。多年来,我设想过阿姨的面容,想象过我们见面时的感动场面。但我始终没想到,这一天就这样毫无预料地到来了,并且它的帷幕是如此的宏大与意外。

  “当我和阿姨挥泪拥抱时,我的心激动得无法形容。阿姨给我带来羽绒服和若干衣服,她还说我就是她从天上掉下来的女儿。我当时就像沐浴在七彩阳光里,高兴得像自由的小鸟。我从没想过,我能够得到这么多的关爱。”

  有缘人延续承诺

  在李思俭的眼中,比经济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在电话中、书信里,她叮嘱王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写道,“我这一生以诚待人不是对你一个人,所以不需要你有任何回报!只愿你能好好地学习,将来好好地工作,愉快地生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无论是顺逆境都能平静泰然。”

  李思俭在信中的落款是“南京妈妈”,关怀中流露出母爱。李思俭说,王翠在来信中也称呼她“亲爱的妈妈”。

  虽然王翠的幸运故事已经传遍了校园,但她的生活依旧节俭朴素:一天三四块钱的伙食费,一个月200块钱左右的生活费,肉食依旧是她饭碗中的“稀客”。王翠说,这样的生活她上高中时就已经习惯了,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因为很多人的帮助和关爱,自己也感觉到无形的压力,生怕学习不好对不起他们。”

  李思俭的家人对她也十分支持,儿子主动要求从学校搬回家住,将住校的开支节省下来汇给王翠。丈夫认为,不要搞一次性的资助,而是要细水长流,每年都对王翠进行帮助。

  对于自己和王翠这段传奇式的故事,李思俭表示,“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不管是9年还是10年、20年后,时间不会阻碍承诺的兑现,做人就是要讲诚信。”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