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变“散小弱差”现状 培育大型旅游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15:0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孙玉波)

  12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会议,宣布国旅集团三位外部董事到位,这意味着国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试点正式展开。

  据悉,国资委提出在中央企业开展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选择了11家企业作为试点。国旅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集团,进入试点企业行列。

  而在此前,另一家大型旅游企业——中国旅行社与中国旅游商贸服务总公司的重组已经完成。目前,在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中旅集团已组建公司董事会和经营执行班子。

  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企业的重组与调整可谓意义重大。回顾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1954年,国旅总社成立,当时是隶属国务院的外事接待单位;1964年,成为国家旅游局直属企业;1984年,成为企业单位,自此转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大型旅游企业。应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旅游只是作为外事接待,旅游行业实行垄断经营,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竞争。

  从旅行社全行业来看,1987年,全国有旅行社1245家,从1995年开始,旅行社行业进入数量增长阶段,旅行社的数量每年平均增加1000家。至2004年,我国有旅行社14927家,并初步形成了国有全资、国有控股、民营、外商独资、上市公司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根据2004年旅行社年检公告,14927家旅行社填报的有效数据统计,2004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017.82亿元,净利润总额3.02亿元;旅游业务营业收入971.83亿元,社均营业额仅为650万元人民币。

  在经营管理上,我国旅行社行业采取水平式分工体系,按照业务范围将旅行社划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没有形成旅游批发与代理的分工体系,旅行社业“散小弱差”的局面仍未改变,整体实力不强。

  谈到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业内人士认为,旅游业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行业,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现代旅游企业制度和现代旅游行业组织还没有建立,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这种状况既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入境、出境、国内三大市场逐步形成并迅速成长,各种指标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旅游业将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面对市场快速发展的态势,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成为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改革机制、创新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逐步形成运作高效、协调有效的全行业管理体系。旅游企业实行从“散小弱差”向“大而强,小而精”转变。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加大行业整合力度,推动旅游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效益型方向发展。

  从旅游业长远发展来看,则需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旅游企业参与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和重组,催生一批中国旅游品牌,促成一批本土背景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企业集团,以促进旅游企业向市场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