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期待听到一种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0:0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一声长长的“磨剪刀、修铲子——”在村落里回荡,至今想起来备感亲切。在还不富裕的上世纪80代初期及其以前,就连不值几个钱的日常用品如剪刀、菜刀、铁锅、搪瓷缸子、铲子等,人们在用旧了、破了、缺损了以后,也舍不得扔掉,总是补了又补。走街穿巷的“磨剪刀、修铲子”声,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特有的风景。

  在比较起来稍显富裕的今天,这些曾经享受“补了又补”、“精心呵护”的日用品
,已经“改头换面”,而且常常是稍有缺陷即遭遗弃。

  新东西用旧了,就不好用了?当然不是,而是我们有许多人常常抱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消费观念,生活的富裕使他们养成了“喜新厌旧”的坏毛病,认为一些日常小用品不值几个钱,扔了没有什么损失。

  新东西用破了或有些缺损,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用了?也不是,而之所以遭遗弃,除了“喜新厌旧”外,可能还嫌修补麻烦。再者,除去消费者因素,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修补这些“小玩艺”已经没有人来做了。

  我们看到,这两者因素的结合,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少有消费者修补,就逐渐萎缩了“修补行当”,没有了“修补行当”,想补也补不了,只好扔去了。

  在拥有13亿消费群体的大国里,易损易耗的日常生活用品,每天的消量肯定是惊人的。如果我们每个人能从“喜新而不厌旧”的消费观念出发,如果“磨剪刀、修铲子——”这样亲切的声音再回到我们社会中来,这将是社会之幸,公众之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