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鹤乡”腾飞:现代交通唱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1:35 人民网-华东新闻

  江苏射阳县地处苏北沿海中部,东濒黄海,相传因“精卫填海”而成陆,因“后羿射日”而得名,是世界珍禽丹顶鹤的第二故乡,纺织业产业特色鲜明,被称为“鹤乡”、“纺都”。

  “十五”期间,射阳县以“服务经济,致富三农,接轨上海”为追求,制定“兴建纺都,交通先行”规划,按照“三纵七横”的布局,5年投入10.2亿元,新建等级公路1405公
里,结束了交通“末梢”的历史。521公里干线公路,为“射阳纺都”的产业集群经济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1900多公里镇村公路,使农民享受到城里人的文明;100公里海堤海防公路,为国防建设提供快速通道,也使黄金海岸的百万亩滩涂开发效益凸现;国家沿海高速公路过境达56公里,缩短了射阳与苏南以及上海间的时空距离,为地方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八仙过海合力筹措资金

  办交通,建公路,认识是一致的,关键在“票子”。射阳县算了一笔账:“十五”期间建成1405公里等级公路,60%的资金需要自己掏。“三纵七横”规划初期,也有人泼过冷水,认为“腰中无铜(钱),不能称雄”。但是,该县发扬老区人负重争先的精神,在争取省、市补助的同时,立足眼睛向内挖潜,全县上下努力,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在北京、南京置业的李玉国、韦新文等私企业主,分别捐资百余万元,为家乡海河镇、陈洋镇建路。5年来,全县共筹资6亿元,实施86项交通路桥工程。

  群策群力实施质量监控

  农村路网工程是县域经济腾飞的“跑道”,是德政之举、民心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实践中,射阳县明确一名副县长主抓“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单位的质量责任,对每一项工程、每一道环节都落实了质量保证措施。“十五”期间,该县实施的86个交通工程项目,都建立项目报建制度、开工报告审批制度、施工队伍质保金制度、项目经理任职资格押证制度、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等,健全交通工程档案。2004年,全县92条村村公路同时开工,县人大、县政协组织86名代表和委员分成19个小组,围绕路面宽度等10个质量控制点,巡回督查工程质量。580名老党员、老干部自发组成义务质监小组,跟班现场监督。县交通局组织120个施工单位进行互动竞赛,不仅在用料比例、物料耗损等方面精细操作,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了农村公路5年计划、3年完成的目标。

  建路管人确保效益双赢

  交通工程资金流量大,为有效保护干部,射阳县纪检部门将“关口”前移,早打“预防针”,做到“路建好,人不倒”,建路与管人双赢。一是在项目招投上实行阳光操作。县里明文规定,凡造价达30万元以上的交通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优选有资质、信誉好的施工企业中标,杜绝“一级单位中标、三级单位施工”及分包转包现象的发生。对凭关系而缺乏履约能力的中标单位,及时清退出场。二是实行项目工程合同和干部廉政责任合同“双轨”并行。在签订施工中标合同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努力防止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三是出台《射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公路资产是集体资产,是为公众生产生活服务的基础保障。该县从公路的规划与设计、工程的实施与质监、路政与养护、资金和财务管理等4个方面,明确县交通局、水利局、滩涂局等部门和各镇村的职责,使各类等级的公路建管结合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责可究。

  办大交通助推经济发展

  在抓好公路建设的同时,射阳县狠抓二类口岸射阳港和沿海高速射阳互通接线工程的建设,开通赴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洋国际航线。全县撤渡建桥20座,行政村(居)班车通达率达93%。19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在20分钟内可以上高速公路,30分钟内可到达盐城机场。

  大投入办大交通,使建大市场、搞大流通成为可能,为沿路棉纺产业带的形成、旅游业的升温和小城镇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内连外接、干支交错”的路网结构,成为鹤乡射阳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十五”以来,每年都有一大批工业项目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落户射阳,其中亿元项目20个、外资项目62个。纺织企业达323家,棉纺锭近70万枚。城乡经纪人队伍达2.8万人。青龙牌大蒜、状元牌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直销大江南北。2005年,射阳县财政收入将达8亿元,比2000年增长158%;农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30%。

  沿海高速全面建成后,从射阳到上海仅需2.5个小时,对射阳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届时,射阳县将努力成为上海都市圈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充足劳动力资源供应基地、先进技术和人才集聚基地,并将以自己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上海都市圈的“后花园”。在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下,射阳交通必将在鹤乡经济腾飞中再铸辉煌。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12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