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土琵琶”奏响红色旋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3:0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古往今来,作曲家的名字总是和他的作品连在一起的。伴随着电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和管弦乐《红旗颂》那优美动人的旋律,吕其明的名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初冬时节,我们在上海采访了这位皖籍作曲家。

   童年的传奇

  吕老10岁时已是新四军的小战士了,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这段传奇经历牵出了他的革命身世。

  吕其明1930年出生在我省无为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吕惠生上个世纪2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30年代新四军来到巢湖、无为一带,吕惠生作为当地名流,在国共之间穿梭,暗中为新四军筹集弹粮和资金,最终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1940年初,在我地下党的帮助和安排下,全家乔装打扮,连夜弃家出城,投奔了新四军。这一年,吕其明和姐姐一起正式参加了新四军,成为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的一名小演员,其时他刚10岁。吕惠生后来任新四军皖江抗日根据地第七师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在部队转移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最后壮烈牺牲。这一年,年仅15岁的吕其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革命的熔炉把烈士的遗孤锻炼成人,钢枪伴琴弦的生活,锻造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凡的音乐才华。

  “土琵琶”的故事

  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几代人传唱至今,50年过去了,吕老说起当时的创作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解放军进城后,吕其明脱下军装,进了上海电影制片厂,被分配在管弦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1955年,他应邀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接到任务后,他认真地研究剧本,当初电影里并没有这支歌,吕其明觉得这部电影从头至尾战斗很激烈,他建议导演赵明安排一首插曲。这个曲子怎么写呢?当时有人建议写成进行曲,他觉得这不成,影片够紧张的了,写成进行曲除了紧张还是紧张;也有人建议写成苏联电影式的抒情曲,这也不成。吕老说:“我见过许多游击队员,他们多是不识字的农民,他们口里是唱不出洋腔洋调的。往昔的战争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觉得应该写成一首近似山东民歌的东西,把抒情和战斗的情绪结合在一起。动起笔来十分顺利,好似洪水打开了闸门,一泻千里。”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优美的旋律穿越了50年的时空。

  《红旗颂》的诞生

  《红旗颂》堪称吕老的代表作,几十年来常演不衰,历久弥新,成为在我国音乐舞台上上演率最高,电视、广播播放次数最多的经典音乐作品之一。吕老记得那是1965年,上海音协党组指定他为“上海之春”音乐会创作一部作品,主题是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人民和军队。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先生建议曲名定为《红旗颂》。当时35岁的吕其明,接受任务后,心潮激荡,夜不能寐,往昔的战斗生活和成长经历再次在脑海浮现,国歌、礼炮、欢呼,在脑海里震响,组成了一串串无比美妙的旋律。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噙着热泪在一周之内完成了管弦乐曲《红旗颂》。事后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别说创作了,就是将这个总谱单抄一遍的工作量也不小了。这部传世之作获得了世界华人音乐经典的称号,2004年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轴作品演奏,赢得了长时间热烈掌声。

  永恒的旋律

  吕老是十足的高产作曲家,从1955年开始,吕老为50多部故事片、200多部(集)电视剧作曲,还创作了300多首歌曲和10多部交响乐。1980年以来,吕老先后荣获24项音乐创作奖,其中故事片《城南旧事》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今年6月,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时,他获得中国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

  1990年,吕老在60岁时离休了。以吕老在电影作曲领域的造诣和影响,他退下来后,仍然有许多人找上门来请他为一些影视作品作曲,而且开价不菲,可是他不为所动,相反他将全部精力投入了记录历史与现在的交响乐创作,不取分文。交响乐《开拓》讴歌特区建设,《国旗,1997》庆祝香港回归,还有交响诗《铁道游击队》、交响组曲《白求恩》、弦乐《龙华祭——献给解放上海的烈士们》、交响乐《雨花祭》等等,他说:“讴歌祖国,讴歌时代,才是我心中永恒的旋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