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官难当上官后更难 官员"海选"对三种人说"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7:2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2日电工人日报消息,从明年开始,四川将全面展开县级领导干部统筹公选工作,计划公开选拔100名县级干部。参与公开选拔竞争者不论身份、不分区域,选拔上后直接进入县级领导干部管理序列。

  今年以来,江苏、福建、新疆、浙江、陕西、山西等地都进行了大规模干部公开选拔。而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也达到了空前的热度。从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中国官员选拔条件的变化———户籍、资历等因素逐步放宽,而学历、经验等条件则趋向从严。

  辽宁省今年6月份的一次干部选拔堪称规模最大,达到119人。从干部选拔年龄看,大都控制在50岁以下,体现干部选拔的年轻化。从学历要求看,最低是大学本科,高等院校领导要求硕士以上,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则体现了干部选择的专业化。

  过去人们对部分机关工作的形容是“一支烟、一杯茶,一张报纸到下班”,人员长期不流动使得政府部门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但经过数次政府机构改革和精兵简政后,现在的政府部门在转变职能和作风的同时,开始成为人们职业新宠。相应地,开门纳贤也成了一种新潮流。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研究室主任竹立家教授认为,大力开发公共岗位、扩大“政府就业”将是未来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的一个趋势。他指出,我国对官员的选拔制度日趋合理,对官员的素质、公共政策制定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

  事实上,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尽管取消户籍、地域等限制,但官员选拔任用的“门槛”不是变低了,反而是变高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一位专家认为,未来官员的选拔和任命至少会对三种人员说“不”:

  无“德”者难入。这里的“德”指的是品德。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官员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财务状况公示、配偶子女从业公示、身边人员升迁公示……没有一颗为民服务的“红心”、仅仅想以“当官”来为自己捞取资本的人,恐怕会仕途坎坷。

  无“能”者难入。无论是选拔普通

公务员还是选拔决策者,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年来的
公务员考试
看,八股文的题目少了,要求解决社会公共难题的多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恐怕难以胜任一位合格官员的角色。

  无“定力”者难入。现代社会的官员一旦决策失误,需要有担起错误后果的魄力和勇气。引咎辞职以及事故问责等制度的形成,使今天的官员远非过去“上面一动嘴,下面跑断腿”那样简单。因此,凡事不经过缜密思考和论证便随意决策的官员将被淘汰。

  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各地配套措施的相继出台,如同在官员们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对越来越多的官员来说,当上官难,当上官以后的路更难。

  竹立家教授提醒说,官员选拔制度建设必须建立起百姓的民主参与机制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透明度,将各项监督措施执行到位。唯此,才能将真正一心为民、为公的现代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贺少成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