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出“围龙屋” 打造新“客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9:02 南方日报

  “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

  走出“围龙屋”打造新“客都”

  文化建设大潮观

  (24)文化梅州

  核心提示

  “千年称客实非客”,一代又一代坚忍刚毅的客家人,在地处山区的梅州开创出一片天地。曾几何时,“梅州文化冠岭南”,仕途得意、科甲鼎盛的梅州人独领时代之风骚。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向来崇文轻商、“视钱财如粪土”的梅州人却无可奈何地失落了。“客家人有过去,广府人叹现今”,面对现实,梅州人决心弘扬和创新客家文化,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客都”。

  大潮走笔

  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之根本

  千百年前背负着中原河洛文明辗转南迁,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处形成独特民系的客家人,历来以“处处为客”、“四海为家”扬名。客家民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闽粤赣三角区域的开发,对汉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壮大,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客家研究在近百年来受到国内外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

  “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计者,读书一事耳”。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读书进仕成了过去梅州人谋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崇文重教的风气使自称“衣冠旧族”的客家人,较完整地继承了中原汉文化崇尚仁义、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数百年来,梅州文教兴盛,明末清初,这里便形成了学宫、书院、官学、社学、义学、私塾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教育普及情况,广东梅县名列第二。这里还涌现出宋湘、黄遵宪、丘逢甲、叶剑英、林风眠等大批文人志士、军事将领。仅大埔县,民国至今就出了少将以上军官108人。梅州“文化之乡”的美誉不胫而走,被海内外客家人奉为“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精神之都。

  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化,客家文化中与中土文明伴生的小农经济思想,对忠孝节义的盲目崇拜,逐步成为阻碍梅州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因素。习惯了稳扎稳打、现买现卖、步步为营的“客都”人,在市场经济从大处着眼、敢赔敢赚、以大动作求大发展的运作规律前,感到无法适应。

  其实,不仅仅是梅州,近年来,内地一些历史文明最厚重的地区,也在检讨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没有特区的政策倾斜,没有东部沿海城市的地理便利,有的只是底子薄、人口多、资金短缺、机制僵化、农村经济比重大、结构性贫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然而,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对人的无形压制和束缚难辞其咎。著名客籍作家程贤章曾说:“留在围龙屋的人,和睦与‘窝里斗’近乎参半。”道出了客家“围龙文化”保守封闭的一面。再比如,梅州地区人口众多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观念不无关系。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学界、政界、商界、教育界等各个阶层人士热衷探讨的新课题。广东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使人们对文化转型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们注意到,以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科学技术革命等为表现形态的现代化,并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同样体现在文明的自省和文化的扬弃之中。有识之士指出,文化转型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深刻的变革。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四大发展战略。“客都”正在从昔日的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步入现代,从内陆型的农耕社会向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形态转变。客家山歌、客家菜等客家人引以为豪的文化载体都在悄然改变,尊重、培养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在梅城日趋浓厚。去年以来,梅州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271.45亿元,同比增长12.3%,创10年来的新高;全市财政收入实现12.49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位。

  经历革新的客家文化精神,与各项社会建设的积极互动已初显成效。客家人开拓务实、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是市场经济效率为先的题中之义;客家人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观念,有助于建立

和谐社会和弘扬传统美德;客家人的团结互助,若善加诱导,完全可与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团队精神挂钩。当然,“亲情牌”更是联系海内外客家同胞的精神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为梅州各项公益事业捐资累计已达20多亿元,投资总额达13亿美元,全市70%—80%的学校为海外客家同胞捐建兴建。

  正如学者严峻指出,梅州人打造“世界客都”,不是要争什么“名分”,而是要尽客家子孙的一份责任。有不断创新的客家文化提供精神动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客都”梅州将又一次迎来客家民系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

  文化视野

  “世界客都”保卫战

  今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刊登了一期客家文化专题报道。报纸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幅闽西土楼的大幅照片,翻开另外一页,是梅州侨乡村潘氏客家人修葺围龙屋兰馨堂的图片。

  在土楼和围龙屋这两种堪称客家文化标志性建筑的背后,是在“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三省之间心照不宣的文化招牌抢夺战。近年来,河南、四川乃至台湾,越来越多的地域和力量公开参与到这场竞逐中来。号称“世界客都”的梅州,正酝酿着一场自上而下、全民参与的客家文化复兴运动……

  博弈三省引发“客都”争夺战

  客家人的圣地是哪里?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始于赣、续于汀、成于梅”……

  客家这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汉族民系,向来与竞争脱不了关系。广东梅州客家研究会会长严峻说,客家人入粤之后,是在与广府、潮汕人拼抢生存空间的过程中,强化了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认同,才自称“客家”、走向成熟。

  但现在国内客家人分布最为稠密的闽粤赣三省,对于谁是客家人真正的圣地至今莫衷一是。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始于赣、续于汀、成于梅”:江西赣州因较早接纳了中原汉族移民,堪称“客家摇篮”;福建闽西是客家民系逐步发育、走向完善的“首府”;而位于广东粤东北的梅州,作为客家民系成熟的最后地区,在客家人口总数、集中度、“三胞”原籍比例、客家文化多样性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客都”。

  在梅州人印象中,“客都”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企业的广告和招牌中。至今走在梅州的大街小巷,含有“客都”二字的酒店、茶庄、小卖部、美发店比比皆是。当地人对于“世界客都”的说法相当自矜,连的士司机都乐于告诉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客家新闻用的是梅州音。

  但梅州“客都”地位近年来受到了冲击——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被作为客家民居的“标准形象”在媒体上广为宣传,土楼申遗项目已被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受理,闽西几乎每个县都有客家博物馆、方志馆、谱谍馆;江西赣州于去年建成了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城,参观者趋之若鹜。相比之下,梅州客家典型民居——围龙屋显得寂寞冷清。除了自尊心和面子之外,最刺激梅州人的莫过于去年和今年两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赣州和成都均带来了40亿元投资。而1989年世界客属联谊会在梅州举办时,曾为当地带来了总计6亿6千多万美元的投资和8000多万人民币的捐赠。对于一年财政收入仅10来个亿、经济指数居广东全省倒数的贫困城市而言,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百年前,敢于“海旁占一席”、“列地称霸王”(黄遵宪语)的梅州客家人,如今在豪气之外多了一份清醒。

  挑战文化丰饶与经济迟滞

  提到客家名人,梅州人更多想到的是才子宋湘和爱国诗人黄遵宪,而不是“金利来大王”曾宪梓……

  早在1992年,梅州市就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会后出版了一本文集,叫做《客家人面临时代挑战》。当时就有人指出,同为客地的宝安,已经成了经济特区深圳。而梅州文化丰饶与经济迟滞之间“头重脚轻”的状况,将直接撼动其“世界客都”的地位。

  为什么全省最贫困的城镇集中在客家地区?为什么以“辟榛莽、铲叠嶂”著称的客家人,人均收入不到全国平均的一半,不足广东省三分之一?在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烈土陵园工作了30年的廖源华,扳着指头数出一堆“病因”:粤东北山区人多地少,山多田少,没有自然优势;距省城最远,交通不畅;人才资源严重匮乏;生产总量只占全省1.8%,人口总数却将近500万,位居全省第五,包袱沉重……

  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网站上,关于“客家人开埠,广州人旺埠,潮汕人占埠”等流行说法的讨论一直很热门。有学子说,客家人是被骨子里崇文轻商、小富即安的意识拖了后腿。到今天仍有华侨出于“赚家乡人的钱是不义之财”的顾虑,乐意捐资助学却回避在家乡投资办厂。最近一项社会调查反映,客家年轻人仍然是广东三大族群里最不愿意经商的。

  在梅州,举目所及到处是雾湿露重的茶园、层层碧绿的梯田和书声朗朗的学校。提到心目中客家人的代表,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才子宋湘和爱国诗人黄遵宪,而不是“金利来大王”曾宪梓。“一腹三翰林”、“同科五进士”的美谈,比2003年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五叶神”温氏兄弟更深入人心,尽管后者每年为梅州市上缴利税超过10个亿。

  蜕变文化是“第二财政收入”

  兴建“两园”的消息,在海内外乡亲中激起极大反响,他们为“两园”捐资总计达1亿元……

  在客家文化品牌抢夺战之中,梅州拿什么载体来体现“世界客都”的文化底蕴、提升客家文化的发展空间?最终,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两大文化精品工程浮出水面。

  位于梅州城区内的客家公园占地163.2亩,总投资约1.5亿元。公园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徒、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5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规划项目还包括客都文化广场、黄遵宪纪念馆、美食步行街等30多个景点。客家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今年5月在梅县雁洋镇奠基的叶剑英纪念园占地482亩,以叶帅故居为中心,集展现伟人风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客家传统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于一体。兴建“两园”的消息,在梅州当地和海内外乡亲中激起极大反响,他们为“两园”捐资总计达1亿元。

  近年来中国各地民间艺术再度繁荣,江西赣州客家艺术节,把围屋和当地的东河戏、三脚采茶班等艺术形式有机糅合,令人耳目一新。台湾也有文化机构准备5年投资5千万新台币,资助客家山歌剧的发扬。梅州市民间演出极为活跃,仅城区就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46个,还创建了山歌、采茶戏等多个全国和省级艺术之乡。梅州山歌剧团突破过去小打小闹的局面,编演的大型山歌剧《等郎妹》,获得全国第八届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其后山歌剧《山魂》又在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包揽剧目一等奖和6个单项一等奖,并在省内外连演数十场,创收数十万元。2004年,首届“梅州国际山歌节”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带旺了商机,当年全市共引进1452个项目459亿元资金。当地老百姓说,客家文化就是我们的“第二财政收入”。

  “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形神兼备才能全面发展。”大埔县委副书记黄珊钟告诉记者,2004年,大埔县投入6000多万元,进一步修缮和开发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省级“文保”客家民居花萼楼、泰安楼等遗迹。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900万元。

  时代在改变,客家文化的蜕变迹象遍及梅城村野闾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取代了过去家族经营中的宗族羁绊;学子们诵读的课本,由教人明哲保身的《增广贤文》,变成了宣传曾宪梓、田家炳等杰出企业家事迹的乡土教材……

  知名客家学者谭元亨教授相信,客家人诞生于乱世,成长于难世,必将迎来盛世。

  高端访谈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

  客家文化是梅州的优势

  记者:“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

  刘日知:梅州市正在实施的“文化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和“开放梅州”4个发展战略中,“文化梅州”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客家文化是梅州的优势所在,也是实现梅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

  我们将围绕一个目标和三个创新来展开“文化梅州”的建设工作。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建设新农村主题,打造世界客都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三个创新则是指:一在内容上创新,要改变客家人重文轻商的思想,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培养企业家的浓厚社会氛围,像崇文重教一样爱护、对待企业家;二在形式上创新,比如通过举办国际山歌节,“十大客家名菜名厨”评选活动,发掘和弘扬客家文化的新亮点;三在载体上创新,这是三个创新的核心部分,具体表现为“两园一基地”的建设,即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和东山教育基地。其中教育基地动用了市内黄金地段700多亩,总投入4.5亿元,主要涵盖东山书院、东山中学剑英校区、市职业技术学校、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等,计划明年9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可新增优质学位10200个。

  另外,市里正组织编撰一套反映梅州客家文化的系列丛书——《客家与梅州》,已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对于客都的未来,我充满信心。我希望梅州人民不为衣食所忧,更加充实,有信念,有追求。另外,一定要守住梅州的青山绿水,拒绝污染。

  记者手记

  围龙屋开发之惑

  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房学嘉教授指出,客家山歌、方言、客家菜等并非梅州专有,而最有梅州地域个性的围龙屋,理应成为打造“世界客都”的支撑点。“围龙屋”是指集中分布于以梅县、兴宁为中心地带的粤东客家地区,以堂屋式结构为主,左右对称、祠宅一体式民居类型。一般前有半月形池塘,后有半圆形花坛,与传统太极图式遥相呼应。

  嘉应大学宋德建等学者的田野调查显示,无论是城中村还是偏远乡村,目前居住于围龙屋内的多数是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完全废弃、毁坏的围龙屋虽不多,但年久失修的情况较为普遍。“济济楼”等一些有名的围龙屋,因为历经战乱、运动,里面的金银木雕、家具被偷盗一空。在梅州市144处各级文物中,属于民居建筑的有34处,而围龙屋所占比例很低,学者们认为这与围龙屋在客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相称。

  此外,经调查发现,城区11%围龙屋为自住和闲置,其余多以出租形式加以利用,但总的说来,围龙屋开发尚处于很浅的层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宗族型旅游开发模式,如温公祠,由族人筹集资金进行维修,并决定开发旅游,达到以祠养祠的目的;家族式经营,如承德楼,目前是市内小有名气的家族经营酒楼,拍摄过客家题材山歌剧,逢年过节,也提供一些体验客家婚庆习俗的节目;公司制经营,如万秋楼,2003年被台胞陈秀锦购得,目前主要经营客家菜和台湾擂茶。

  学者们建言,可借鉴有“西部第一客家古镇”之称的成都市龙泉驿的经验,将梅州围龙屋经过修缮和包装,以“农家乐”的形式供游客吃住。还可举办艺术节,辅之以客家山歌、民间小戏等,让游客实地体验客家风情。

  而市领导认为,目前梅州市要对围龙屋进行综合开发和保护,缺乏资金和人才。加上围龙屋大多数是私人财产,涉及产权、拆迁等敏感问题,不主张纯粹为开发一个旅游点而大花力气。

  总策划:杨兴锋

  统筹:陈志红 陈志

  撰文:本报记者 郭珊 曾强

  实习生 梁琴

  通讯员 凌峰

  摄影:本报记者 刘力勤

  图:

  为了打造红色旅游景点而新建的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外观。

  古为今用的围屋“承德楼”内景。

  利用外资重修后的著名客家围屋“万秋楼”内景。这里目前经营客家菜。

  修缮一新的大埔中山公园。这里有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