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金穗双扶”看为农村城中村输血造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9:3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闻过

  青年企业家和贫困村一对一“结对子”,三年帮助广州百个行政村致富兴业。这是刚刚在广州起步开展的“金穗双扶”工程的主要内容。所谓的“双扶”是指资金和技术同时扶持。据说,这是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在笔者看来,这一工程的实质,是从外部向贫困村“输血”与“造血”,使这些贫困村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说到对农村的“输血”与“造血”,这些年来,应该说广州的力度还是很大的。比如,中心镇的建设,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展的对农民培训工作,农村地区通水、通电、通路等的投入等。再如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其中有一条就修在北部山区。单纯从经济效益回报的高低与受益人群的多寡看,回报低,受益人群也不多。市政府为什么要把钱投在这里呢?仔细想想,其实也是对农村的一种扶持。

  如果以全国的标准看,广州的贫困村并不穷;但是,如果放在全市衡量,广州城市与农村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据广州市社科院刚完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调查显示,广州市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会更大。这说明,今后仍然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输血”力度,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

  从新农村的建设我又想到城中村的改造。到过城中村的人都知道,那里的房屋高高低低,道路弯弯曲曲,路灯也不如大马路的亮。城中村的路为什么弯弯曲曲?原来它们是在“基埂路”———20年前的乡间小道———基础上村民自发修建的。路灯为什么不如大马路上的亮?原来村民要自掏腰包,想省点钱。为什么有些城中村还要打井?原来自来水公司的管道进村进户要另外收费。至于变电站的修建、社会治安、学校、医疗、文化站等等,都需要城中村自己花钱解决。虽然城中村的村民早已有了城市户口,从村民变成市民了,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其他市民的待遇。

  城中村的钱从哪里来呢?一部分是征地款,一部分是集体物业的出租,一部分是集体企业的利润。这构成了城中村居民年终分红资金的主要来源。另一来源则是房屋租金。这又靠的是大量外来人口。问题是,这些资金可以为城中村居民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这直接导致了城中村和其近旁的城市社区之间巨大的反差。

  这说明什么呢?广州城中村的改造,同样也需要加大从外部“输血”与“造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