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拍品在他手里停止流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15:02 新民晚报

  

拍品在他手里停止流通
拍品在他手里停止流通
拍品在他手里停止流通
拍品在他手里停止流通

  ◆本报记者唐宁

  集邮家哲夫先生收藏的部分明信片正以“老上海风情”为题在徐汇区图书馆展出。

  76岁的哲夫一生历尽坎坷,医生曾宣布他只有半年生存期,让他留下遗嘱。为此,老人给耗费半世心血寻觅的集藏寻找永久的福地。很多珍贵的集藏和历史文献,从此中止了流通。最近,哲夫向上海历史博物馆无条件捐赠了1600件藏品。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一间小办公室,老先生从电脑、扫描机和一堆文献与藏品中抬起头。他反应机敏,言语幽默,显露出经过历练的豁达,完全覆盖了曾在人生边锋上苦苦挣扎的痕迹。

  1刚在“斯宾克”拍下新品

  “上星期我刚刚在香港参加拍卖会,拍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20万威海劳工的资料,他们在法国修铁路、挖战壕的图片,学英文的教材。他们大多是文盲,甚至连名字都没法登记,只留下100多个连队号码和队员的英文代号。这段屈辱的历史,在我们这里的资料已经很少了,但我相信总会有人去寻这个根的。”哲夫说起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心情复杂。

  这批史料在“斯宾克”拍卖会上的起拍价是1000港元。哲夫与一位美籍华人竞价到7000元,已是底数的7倍。结果,对方放了手。哲夫有点得意:“他是我的朋友,晓得我这老头志在必得,不能跟我较劲。”

  哲夫说,他将把这批劳工的号码逐一输入电脑,整理研究后,收入他已着手编著的关于威海历史的图书中。“当然这只占这本书的一小部分,之前我还收集了很多相关邮品和其他文献,靠自己的藏品来编撰史书——蛮特别的吧?”

  2记录鸦片战争的信件

  历史是过往的事实,但事实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哲夫在收集邮票和明信片过程中,将注意力转向鸦片战争到抗战的历史,收集各种信函与文献,并以这些实证编撰出版了10部图书。翻开厚厚一本图文并茂的《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里面有上千幅侵华国家随军记者和业余画家在报刊上发表的图片,大量的实寄封、明信片及私人信函,其中列强瓜分撕裂中国龙的明信片,赤裸裸地显示了列强的野心。

  哲夫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用蓝墨水书写的英文信笺,英商“皇家沙逊”号货船司务长约翰·希尔维洛克在1840年1月4日写道:“林则徐说如果船上不贩鸦片,就允许放行去广州进行自由贸易。‘皇家沙逊’号愿意遵守中国法律,成为第一艘进入广州的商船,不仅卖掉了所有的货物,也买了中国货,还带回了几个英国俘虏。我和船长还打算买一些茶叶……”这封写给他父亲的信,装着白色信封,外面盖有封印火漆和到达戳。

  哲夫说,此信在苏富比拍卖会上现身时,他注意到邮往英国Chichestel的地址,与他读书时的英文名字很接近。“鸦片战争”一直都被西方舆论歪曲为“自由贸易之战”,而出自英商的亲笔信,再好不过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时隔2年,哲夫在另一场拍卖会中,又发现一封寄往相同地址的信,他一眼就认出,还是那位司务长从中国寄发,写给他母亲的信。哲夫大喜,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大堆搭在一块儿出售的旧书信!

  哲夫说:“很多国际大拍卖行都认得我这个中国老头,别人进场要预付3万港元,我不必预付。每次进场我都坐最后一排,等别人叫到最后一轮我才举牌。我在日本和英国还有2位‘眼线’,帮我收集我所需要的东西,每3个月我们见一次面。”

  3穿起岁月的项链

  在史海中捞起一颗颗珍珠,再寻找结实的线索,穿起岁月的项链。哲夫的作为,已超越一般的收藏爱好者。比如他曾对一封旧信反复求证,澄清了鸦片战争中英军在中国最大一次伤亡的疑点。

  哲夫给记者看一张英国远征军在定海伤亡的统计表,那是1840年11月24日做的表格,附在一封报告信中,经由英军运输船“马达加斯加”号运至澳门,再投往驻在加尔各答的英国远征军总部。信封背面盖着1841年1月3日加尔各答的到达戳。表上记录的英军部队番号,统计出这趟出征人数为3353人。从7月到11月间,死亡419人。然而在以往的历史记载上,这次英军在中国阵亡人数只有几十人。

  “以当时中国的土枪土炮,怎么能对英军造成如此大的打击呢?开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番查阅,哲夫求证出英军确有一艘“马达加斯加”运输船。他又向印度邮政总局发信,核实1840年驻守定海的英军部队番号。他相信那里会留有战时的资料。果然他得到回答,证实了报告信和统计表的真实。然后他亲赴定海查阅县志,最终发现那批侵略军是死于严重肠炎。原来,英军出征时所带的桶装咸牛肉,在途中已经腐烂,不得不到定海登陆后再找肉食。可是当地人坚壁清野,只留下一座空城。于是,英军屠杀了留在田间耕耘的水牛。不料水牛肉难以消化,加上饮用生水,引发大面积疾病,一批批人接连倒下,最终不得不撤军。

  哲夫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且熟练掌握英语,这使他的淘宝历程有较高的起点。他说:“每一次对历史的搜寻和求证,都让我感到趣味无穷。”

  4流通在他手里中止

  哲夫生于上海,经商的父亲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秘密联络点工作。在日寇入侵的战乱与逃难中,他辗转了10所学校才读完中小学,对此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与仇恨。这也对他日后的专题收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毕业时,老师问大家有何理想。同学中有的要当总统,有的想发财,贪玩的哲夫说“周游列国”。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和北京做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与文化工作后,被打成右派,去西北农场呆了18年。平反后他移居香港,贴身的口袋里,藏着一枚孙中山头像的错票。这是他15岁那年,无意中买下的整版50连张“二元倒”中仅剩的一张。他在香港当导游,而后开旅游公司当老板。一边挣钱走世界,一边花钱搞收藏。这时候,他想起中学时代的理想,哑然失笑。

  哲夫曾患癌症,手术接二连三。医生嘱他写“平安书”交代后事,几位收藏家找到他,希望承接其珍藏。哲夫笑而不答。他生活清淡,欲求不多,钱财只是换取心仪之物的代价券。他对一双儿女说,我已供你们接受了优质教育,现在我要完成心愿,为寻觅半世的宝贝找到永久的福地。

  儿女笑着点头,别无二话。老头便将余下的时光,仔细整理心爱的集藏,或著书立说,或办公益性展览。然后,成百上千件地捐出去。今年5月,他在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结识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后,被请到上海参观历博的仓库,随即决定将自己更多的藏品放进这里安营扎寨。

  世界上有5000多万集邮爱好者,市场交易相当活跃。1999年,明信片市场的交易额就达9900万美元。哲夫的收藏却有违市场属性,是“只进不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关于他的专报中指出其捐赠“多为精品,且没有复份”。

  哲夫先生向观众介绍“老上海”明信片

  本报记者郭新洋摄

  列强绞杀中国龙,1902年法国实寄明信片

  明信片《列强瓜分中国(CHINA)》

  正面为1902年法国实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