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规则与文化双重视角看机长跳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07:08 大众网-大众日报

  近一年内,我国有100多位飞行员提出辞职。不久前,东方航空江苏公司的10位机长又向公司集体提出了辞呈,辞职的机长们和其所在的航空公司都各有想法、各有说法。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也不难看出,机长辞职之所以被称为“昂贵的人才流动”,除了市场供求原因,更有诸多交织在一起、且没有被认识到的深层次问题。(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才流动已是任何外力都难以遏制的潮流,无论你花了多少

钱、多少时间培养出来的人才,想按自己的意愿始终揽在自己手里,都是不可能的事了。但是,市场经济也是讲规则的,花了天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决不是说走就可以走的,这也是任何“思想工作”都无法替代的。对于机长这样的人才跳槽,借鉴体育界职业球员“转会”的方式,参照“市价”开出“转会费”,转出单位不吃亏,转入单位支付必要的人才成本,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遵循了市场规则的,是一项再正常不过的交易行为。至于说到“集体跳槽”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那也不应该把账全记到跳槽者身上,而首先应归咎于企业的反应迟钝、应对风险的能力太差。因此,机长跳槽,只要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就和其他职场中人跳槽一样,不应该大惊小怪。

  在坦然面对机长跳槽的同时,被“挖墙脚”的航空公司更需要反思:当前人才竞争要素已渐趋多元化,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其“职业稳定”优势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官僚化死板的劣势;而民营航空公司职业稳定感较差等劣势,其背后却可能是人性化管理、个人价值观被认同等优势。应该看到,以人为本,不仅成为当前国家的治国方略,更成为不少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遗憾的是,不仅是民航业,不少其他“国字号”的企业,至今还陶醉在行业老大的角色中,以居高临下的心态来看待同行的变化。不少人还纠缠于无法理解机长这样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会想到跳槽,却根本看不到企业文化已成为人才竞争中无法忽略的“软实力”。

  只有从规则与文化的双重视角来理性看待,才能对机长跳槽抱有既坦然面对、又积极应对的良好心态。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前,航空业以及所有“国字号”企业人士,应以此自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