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球化中更应注重公平贸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09:09 中国新闻网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本周将在香港举行第六次世贸部长级会议。也将有数万名海外人士,尤其是韩国农民来港示威抗议。

  部长级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制定及议决所有有关多边贸易的协议。世贸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分别在新加坡 (1996年)、日内瓦 (1998年)、西雅图 (1999年)、多哈 (2001年)及坎昆 (2003年)举行了五次部长级会议。今次会议是要在农业开放协议上成共识,该谈判是从2001年多哈会议开始的。

  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在于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便宜的制成品价格、更好的消费和福利水平。在全球经济和生产规模的扩张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品价格也随之涨价。尽管全球化中也会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但一般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和社会保障制度予以缓解。因此,矿产和工业制成品的自由化相对容易。削关税、减配额、减补贴、降资助成为关贸和世贸谈判中的主要呼声。

  世贸谈判中的难点是服务业。除去服务业的高附加值外,最主要是部分低附加值的服务业的就业问题。可事实上,在不少国家,低附加值的服务业里,如清洁和建筑地盘等领域早已存在着不少外劳,而本地劳工宁愿拿失业补助度日。未来真正的焦点是,在白领占就业主导的国度里“白领工作的外判”带来的就业和对政治生态的冲击,白领才是发达国家那些打着环境保护和劳工就业保护口号人士的主体。

  农业历来是全球化中的难点,不要说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发达的欧盟成员国如法国,农业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尽管历史上有19世纪的英国因取消谷物税放开粮食进口,降低了劳工工资,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吸纳了圈地运动后的无地农民,从而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后起的日本在战后却一直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只是到了1980年代后才逐步放开粮食大米市场,但也不妨碍其成为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工厂。

  更大的问题是全球化中,自由贸易不对称带来的种种扭曲。据乐施会研究,美国凭借工业积累的利润,大量补贴其并不具价格优势的农业,并让本国受补贴的农产品大量倾销到发展中国家。

  自由贸易虽有诸多负面效应,但引发冲突的却是大量存在于自由贸易中的扭曲和不公平竞争。

  (稿件来源:香港《经济导报》社论,转载时略有删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