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有义务维护她的艺术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09:56 南方都市报

  “我有义务维护她的艺术形象”

  周璇之子周伟称奔波多年只为道出一个真实的周璇

  10日、11日两晚,舞台剧《周璇》在东莞“文化周末”上演,这也是这出舞台剧在内地巡演的最后一站(之前先后在中山及广州上演)。该剧讲述了“金嗓子”周璇坎坷的一生

,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周璇之子周伟及孙女周多多的参演,更是为该剧增添了额外的光彩。

  早在18年前,周伟已名声在外。1987年,他推出《我的妈妈周璇》,并因周璇遗产纠纷将哥哥周民等告上法庭。十几年来,关于周璇的身世、婚姻及财产等争议一直在延续,引起媒体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11日采访了周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周伟说,他所做的一切,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周璇,并不是为了谋财或者炒作。

  “利用可以有褒义和贬义的理解,主要看它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去炒作,那就是不好的利用,如果真正是为了艺术追求,利用也是好事了。

  ——周伟回应是否利用母亲名气谋利

  【周璇档案】

  生命历程:1920—1957

  原名:苏璞

  成就:在短短的一生中,一共拍摄了43部电影,录制了300多首歌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歌星、影星,上海滩五大歌后之首,被誉为“金嗓子”。

  代表作:电影《马路天使》、《忆江南》、《清宫秘史》等,歌曲《四季歌》、《何日君再来》、《花好月圆》等。

  【周伟档案】

  周璇次子,生于1952年,一直跟随生父唐棣生活。1958年唐棣被判刑后,周伟先是被送进了孤儿院,后学习民乐。1968年,周伟赴内蒙古插队,后做过工人和民警以及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人员。上世纪80年代末随妻子移居加拿大从医至今。”

  【调查缘由】

  决心道出一个真实的周璇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报道称,你为了破解周璇的出生之谜,花了好几年时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去弄个明白的?

  周伟(以下简称“周”):应该是在“文革”以后,当时出了一个沪剧《璇子》,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个沪剧引来了一些电影老前辈的批评,说它并没有反映出一个真实的周璇,包括她的身世等表述都不够准确。那个(沪剧)作者当时压力也比较大,大约在1983年他找到我,我当时正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作为周璇的后代,童年的一些回忆也让我心里充满了谜,也不清楚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无巧不成书,馆里部门主任也对我说,中国的演员正传是个空白,你就当做一个选题去写周璇的传记吧。所以,这就成了一个公私兼顾的事了,有了组织上的采访证、出差费等支持,以及我岳父的资助费用,便着手去调查研究了,我决心给大家道出一个真实的周璇。

  记:童年的回忆让你有哪些不解的谜呢?

  周:当时我就想,我有自己的亲姥姥,奶奶、姑父等都在,但我童年时却要被寄养,甚至送到孤儿院去,这些事情让我觉得很奇怪,而一直也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回事。所以,自然就意识到周璇的身世有很多问号。再说,“文革”前一些电影界人士也说,周璇唱了很多“黄色歌曲”,批判都很偏激,我更加觉得搞清楚母亲的身世很有意义。

  记:举个例说,有哪些歌曲或电影被批判过呢?

  周:比较典型的就是歌曲《何日君再来》和电影《渔家女》,有人说它们是“汉奸歌曲”、“汉奸电影”。我就去查阅历史资料、寻访当事人等,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渔家女》还是一部具有抗日爱国意义的好影片。我觉得出现这些争议,主要还是一些文艺界派系之间争斗的结果。

  记:这些调查花了多长时间?

  周:集中精力大概是两三年时间,但很多资料的充实和一些观点的形成,出书后还一直坚持在做,包括我在加拿大也没放弃。

  【周璇身世】

  三岁被拐卖一生坎坷路

  记: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准确答案是什么吗?其实包括你本人,也曾有人说你不是周璇的儿子。

  周:我的身份已经很明白了,八十年代就到江苏寻过亲,当时就要求验血做亲子鉴定。如果一个人活到30岁还被人指着鼻子说,我说你是周璇的儿子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那岂不是很可悲?所以我一定要查。

  关于周璇的身世,1983年,我就在没有说明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以采访记者的身份经过一番暗访发现,周璇出生在江苏的苏家,3岁时被她那抽大烟的舅舅偷偷拐卖到了王家,临死前,她舅舅还亲口承认了这个事实。后来,周璇被送给了上海的周家,更名周小红。母亲在剧团时,音乐家黎锦晖提议把周小红改为周璇,因为当时有首抗日爱国歌曲中,有句歌词为“周旋于沙场之上”。

  记:好像你才五岁时,周璇就去世了,她在你的脑海中有没有留下什么回忆?

  周:有啊,而且很强烈,我还记得她对我说“儿子你快点长大吧,长大为妈妈出气啊”这些话,还有喂我吃饭、喝汤,给我削苹果,这些细节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时见母亲很困难,她关在精神病院里,不让见。我去见母亲时,父亲拉着我走开的情景,这些都还记得很清楚。

  记:那时你年纪那么小,这些细节还记得那么清楚?

  周:也许在越好的条件中长大,就越没有回忆,越痛苦的经历就越难忘。当然,主要是记得一些刻骨铭心的情景,琐碎的事也不记得了。

  记:回过头来,从母亲及艺人的角度,你怎么评价周璇?

  周:(笑)我对她的评价还会有问题吗?结合我的亲身回忆和这些年的调查研究,客观地讲,虽然一生历经坎坷,但她坚持自己的善良,对艺术也非常执著,能体现出人性“真、善、美”的一面。她把歌唱和电影艺术视为生命。她还说过,歌唱是她的生命,她为歌唱而生。当然,不同的人对她的评价肯定是不一样的。

  记:毕竟她是你的亲生母亲,评价能百分之百客观吗?

  周:当然,一个大坏蛋母亲,儿子也会对她有很好的评价。所以,我对母亲的评价也是非常小心的,我本身搞电影,对于周璇,我首先是否定“NO”,再来研究,但最后非常奇怪,我不得不承认,她就是一个大好人。可能也是因为她太好了,所以才有人喜欢她,有人嫉妒她。

  【遗产纠纷】

  这是一分钱也要打的官司

  记:在你1987年出《我的妈妈周璇》的书前,有没有人对周璇研究过?

  周:除了刚刚说的沪剧《璇子》的作者写过一本《周璇外传》外,其他的没有,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不怎么准确的地方。

  记:你为什么想到去出这么一本书,是为了赚钱吗?

  周:(笑)那时千字十五块钱稿费,总共拿到两千多块吧。

  记:2002年重版时,你好像在公开场合说过,至今你仍然有两个问题没办法弄清楚,第一是当年周璇大量财产的具体归属,第二是周璇到底是怎么去世的。这两大疑问现在有没有更清晰一些?

  周:脑子里有一些概念吧,但暂时还是没法弄清楚。关于周璇财产的数目,肯定是很惊人的。否则为什么当初要成立“周璇财产管理委员会”?就拿周璇去世时说吧,全世界的捐款就不下于50万元,而当年她一部电影的片酬就是12根金条(每根16两)。周璇的财产之谜一旦被揭开,我想其效应一定是十分轰动的,很多人就说她的财产比梅兰芳还多。

  记:为了追回遗产,你甚至跟黄宗英、周民打官司,你很看重这笔遗产?

  周: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我当时打官司所涉及的财产只是很小一部分。当时我是不是周璇的儿子都被人怀疑,遭受到这种不平等的待遇,难道不打吗?这是一个一分钱也要打的官司,打赢了我就有了合法的身份,跟遗产已经关系不大了。

  记:兄弟之间也打官司,你有没有感觉有点悲哀?

  周:跟周民关系不大,我们还是兄弟,这个无法否定,可能主要是观念有些不同吧。应该说彼此比较陌生,缺乏沟通。而造成这种结果,我想也跟有人从中挑拨有关。(陷入沉默)

  【剧目《周璇》】

  垫钱也得维护周璇形象

  记:舞台剧《周璇》是第一次到内地演出吗?反响怎么样?

  周:这是第一次到内地演出,分别在中山、广州和东莞三个地方进行。可以说,反响还是很不错的,说明很多人还很肯定周璇、怀念周璇。有位老太太就上台来说,这圆了她几十年的梦,也有很多年轻人也要求我小女儿周多多签名。

  记:这次你本人与女儿周多多在剧中担任了角色,你太太也为观众引吭高歌,作为周璇的后人,你们参与到这样一个舞剧中来,怕不怕别人说是为了挣出场费?

  周:(想了一会儿)有几千块钱编剧费吧,但我们是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参与演出的,算起来反而亏本了。我们主要是想来支持这个舞台剧,周璇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其实,当初我并没有意识到她这个公众形象的重要性,但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没有忘记她,我才意识到,作为她的儿子,我有义务去维护她的艺术形象。另外,也是给小女儿一个锻炼的机会吧,让她能学到一些东西。而从我的艺术专业来说,我也喜欢和香港舞蹈团一起来创作,表达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念,这是一种责任,哪怕垫一点钱进去也会去做。

  记:你平时在经济方面有没有压力?

  周:压力肯定有,培养女儿也有压力啊,但在国外十几年了,现在诊所的生意还比较稳定。

  【艺术继承】

  一直想建周璇纪念馆

  记:从艺术方面来说,你认为你跟周璇有可比性吗?

  周:历史环境都不一样,历史的瞬间肯定也完全不同。就好像钢琴,现在也没有人超过莫扎特啊。

  记:你也很擅长吹笛子啊,而且你说过你继承了周璇的文化遗产,你认为你继承到了哪些方面的才华?

  周:(想了一会儿)只能说继承了一些艺术细胞吧。但是周多多的确有很棒的嗓子,她很多方面都可以努力去学习,发展得好也许可以在演艺方面成功。我想,只要她努力,至少对她奶奶是一个安慰吧。

  记:那么,你这些年,又是出书,又是搞演出,你认为自己是在利用母亲的名气吗?

  周:“利用”这个词看你怎么理解,你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利用关系?这个很难讲,利用可以有褒义和贬义的理解,主要看它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去炒作,那就是不好的利用,如果真正是为了艺术追求,利用也是好事了。

  记:为了维护周璇的艺术形象,除了出书和这个舞台剧,你还有没有其他打算?

  周:得看机会,我也想创作一个能全面、真实反映周璇的文艺作品,还在筹备之中。另外,她在海外被称赞为“中国的玛丽莲·梦露”,是有很大影响力的艺术家。但很多人到上海想瞻仰她的墓都找不到地方。所以说,我没能达到母亲的艺术高峰,就一直想建一座周璇纪念馆,也算是一种继承吧,同时它也会成为上海的一个好景观。

  采写:

  本报记者许愿坚常毅徐艳

  图:

  周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流露出对母亲周璇的无限追忆。本报记者方光明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