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应向企业要导师外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12:22 新闻晚报

  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超100万,而各高校导师数量明显跟不上研究生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一些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论文一篇又一篇,进入企业后连动手都不会。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革。昨天,在市科教党委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座谈会”上,政府、高校和企业专家集体“会诊”,提出了由企业出课题、出导师,联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有社会应用价值的研究生新模式。

  僧多粥少导师稀缺

  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表示,相比研究生数量高增长,高校的导师队伍发展已明显滞后,高校的教育设施、科研设备、经费等也相应成了难题。他给出一组数据:目前,全市高校研究生与导师比例(生师比)平均为7:1,交大、同济、华理、财大等均在10:1左右。另外,法律类学科为9.8:1,管理类为13:1,极端比例更是达到39:1。

  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造成导师力量稀缺,原来一个导师的课题能带两三个研究生,现在一个课题要用来带8个或10个研究生。市教科院学术委主任胡瑞文坦言:“高校导师的负担太重了!”他建议,借鉴国外产学研联合经验,在工程学科、律师、会计师事务所、规划设计院的高级专家都可以作为导师,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论文不少动手不行

  研究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也受到企业指责,万达信息的董事长兼总裁史一兵说:“不能仅仅以论文来评价研究生。例如软件研究生,若能突破一种算法,开发一个在市场上能成功应用、经济效益显著的软件才是最大成果,比发几篇论文更有意义。”本市某知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博士发出怨言:“每个环境工程研究生都要写SCI论文,压力太大了。”

  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提出质疑:课题必须和论文挂钩吗?能发表SCI、EI论文才算合格的研究生吗?他举例说,医学是个应用型学科,过去我国医科研究生、医学博士只会摇试管,不会上手术台,不会看急诊。而美国的医学博士都是临床专家,论文不是主要评价指标,而以病例分析、手术方法作为成绩的评判标准。

  李宣海指出,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关键在评估机制上创新,评价标准要多元化,高校既要培养能发论文的理论专家,也要培养“能干活、能出活”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专家建议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高校的研究课题长期与企业、社会需求脱节,也是议论焦点。交大副校长印杰直言:“有些工程学科的老师虽站在学术前沿,但往往不知道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的需求,有些导师的研究课题是‘无病呻吟’,这些课题能带几个研究生,也能发发论文,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研究生单靠学校培养,就容易局限在一两个狭隘的课题里,看不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于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提了出来。

  交大去年率先试水,由宝钢派出32名工程师担任交大机械等专业研究生的主导师,这一动作被视为改革的“破冰之举”。

  印杰表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它们有需求,有项目,有资金,有专家。与企业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既能出论文,也能出专利,出产品,对社会经济才有贡献。为进一步推广,市教委透露,市府9部门已联合发文拟建立“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首批7个大型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即将挂上基地牌。作者:□记者 许可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