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工流汗也留名”让人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0:05 红网

  中国人素来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之说。所以游览那些名胜古迹,都可以看到一些名人留名墨迹,现代建筑也大都有留名,通常刻的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当然在一些建筑上还会刻上捐款者的名字,但从来没有看过刻上参建民工的名字。据报道,海南省图书馆为参建民工刻“名录”。新近落成的海南省图书馆入口处右侧墙壁上,清晰地镌刻着“海南省图书馆参建民工名录”,名录上刻着626位参加图书馆建设的农民工名字。( 2005年12月12日 《人民日报华南版》)

  这折射出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反映社会对民工的尊重与关爱,也体现了民工的人生价值。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设力量。对民工的尊重,既有工资待遇、生存环境方面的保障,也有对民工人格的尊重。我们应该知道,给予民工群体应有的位置,才能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也能增强当地政府和民工之间的感情。

  为参建民工刻“名录”,让人很感动。难怪那些参建海南省图书馆的民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亲手建起的大楼上,既感意外又很自豪:“没想到自己的工作这么有价值。”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个重文轻工,重仕轻匠的国家,所以在古建筑物上几乎看不到工匠的留名,同样,在现代建筑上也看不到工人的留名。正如海南省文体厅厅长徐庄所说的:“多年来,民工们干着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为城市建设了豪华气派的场馆楼宇和科技含量颇高的公共文化设施,可是他们个人却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建‘名录’,就是要让每一个参观者、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贡献。”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意思是说,人生就像匆匆过雁,不必太看重物质利益,因为人的肉体存在是很快就会消失的,所以要重视精神追求,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为自己留下美好的名声。中国人历来崇尚留名,所以历史上也有人不能留芳千古,遗臭万年也行。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庸医,不学无术,又好附庸风雅,他恐怕自己死后湮没无闻,便用重金托人代拟了一则墓志铭,刻在碑上。墓志铭全文如下:“先生初习武,无所成;后又经商,亦无所获;转学歧黄医术三年,执业多年,无一人问津。忽一日,先生染病,试自医之,乃卒焉。” 可见中国人的留名情结。

  社会对民工的尊重,不能仅仅体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海南省图书馆为参建民工刻“名录”,就是最好的行动体现,更是敢为天下先,海纳百川的明智之举。海南省图书馆让民工的留名的做法,可以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海南省图书馆的宽容和大气,反映出他们的文明程度。这样做是“双赢”的好事,因为在为参建民工刻“名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海南省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