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淮南对接长三角(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2:34 人民网-华东新闻

  ●安徽淮南的田集电厂和凤台电厂,是分别与上海和浙江合作兴建的。淮南去年原煤外运2432万吨,一半以上销往长三角地区

  ●在众多“接轨”、“互动”、“融入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举措之中,淮南从打造“黄金接口”入手,谋划科学对接,令人耳目一新

  东部是淮南崛起的必重之地、必借之力

  “长三角发展为什么那么快,就是他们思想观念解放,发展理念超前。所以说,实施东向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引进长三角优秀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学习长三角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永不停滞、敢于争先的精神状态。”

  安徽淮南市委一份文件中的这段话或许可以表明,今日之淮南,已经从战略高度把自身的未来与长三角紧紧绑在了一起。

  淮南市委书记陈世礼说:“淮南根本的出路和惟一的选择在于东向发展。东部地区是淮南崛起的必重之地、必借之力、必乘之势,只有东向发展,淮南崛起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今年7月举行的淮南市委全会,着重部署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之前,市委进行了7个专项课题研究。被列为全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的淮南矿业集团表示,要抓住时机,加大煤电项目建设力度,大力为长三角提供能源支撑,并提出了“皖电东送”的重要发展思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平圩发电公司、淮化集团、安徽发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等在淮南的著名企业,也都纷纷寻找东向发展的良策和措施。

  舍得将优势接出去,才能真正赢得长三角青睐

  一谈区域合作,谁都懂得优势叠加的道理。可真到合作时,一些地区往往拿出的是自己二流甚至三流的优势,以期得到更大的“搭车效应”。淮南人却具有不同的眼光和气度,一下子亮出自己的看家优势:煤、电、化“三宝”。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不要患得患失,只有舍得将优势接出去,才能真正赢得长三角朋友的青睐。”

  淮南被誉为新中国的“电力工业摇篮”,2004年发电量233亿千瓦时,外送60亿千瓦时,成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装机规模将超过1000万千瓦,2020年达2000万千瓦。在电力这个淮南最大的优势产业上,田集电厂由沪淮合作兴建,凤台电厂由浙淮合作兴建。田集电厂的目标是4个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其开工仪式,迎来了上海一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的光临。2004年,淮南全年原煤外运2432万吨,其中销往长三角1418万吨,占50%以上。

  煤电产业会产生大量的伴生资源,据测算,亿吨煤年产煤矸石可达1500万吨,可生产45亿块煤矸石烧结砖;千万千瓦电可产粉煤灰800万吨,可以生产大量的水泥、保温材料、石膏板等产品;矿区瓦斯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可以发电……淮南把这些“宝贝”都向长三角的投资者们毫无保留地亮了出来。

  这个有“火电三峡”之称的城市,无长江巨龙的依托,就以能源巨龙的姿态与长三角着着实实地加快对接和融入。

  畅通道固接口

  通道不畅,接口再好也一无用处。淮南人以产业通道、基础设施通道相配合,使通向长三角的“黄金接口”愈加牢固。

  淮南市有关部门在调研后认为,目前长三角向内地转移的产业主要为高能耗型、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承接这些产业的转移,淮南市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于是,除了煤电化产业,该市又开通了四大对接通道。一是机械产业,“三大基地”(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配套机械产品,淮南提出以“市场换投资”,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和建设煤矿机械、重型机械、汽车配件等项目;二是电子产业,引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电子项目,大力发展矿用电子产品和光纤光缆;三是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好南澳汽车地毯、上海国和高档服装等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培育壮大信昊、德高等服装生产企业,通过引进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四是造纸产业,日本制纸公司、浙江景兴纸业等已在淮南投资3.5亿元建设1.2万吨高档卷烟纸项目……

  与此同时,淮南对接长三角的各项基础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实现直接融入南京两小时经济圈和上海5小时经济圈的目标,信息、煤炭外运、电力输送、公路交通“四大快速通道”正从淮南向长三角快速延伸。

  《淮南子》曰:“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这座地处淮河之滨、八公山下的能源城,正充满自信和智慧地向长三角靠拢。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14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