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百姓未来生活将更美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7:29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昨天结束的市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以人为本,为宁波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农村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更富裕生活更舒适

  《建议》原文:“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戴国华解读:建设新农村最根本一条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换句话说就是城市更多地支持农村,工业更多地反哺农业,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共社会事业在农村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努力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辐射。

  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指标要求,城乡居民收比要控制在2.21,按照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到“十一五”末,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4万元。那么,我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应该达到1.1万元,为此每年都将增加660元收入。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呢?一是继续抓好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力争从“一产”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使更多农民离开“一产”进入二、三产业,拿到更多薪金;三是管理好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股金分配;四是拓展农业的生产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休闲农业,增加收入。

  今后新农村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基本条件,为农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抓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用城市社区建设管理的理念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探索建立多形式、广覆盖、可接轨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记者龚哲明)

  环保

  500亿元打造生态工程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建议》原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质量明显改善……”

  市环保局局长黄绍棣解读:“十一五”期间是生态市建设从启动期进入发展期全面深入的重要阶段,环保部门将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使我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乡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展。具体地说,就是使我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35.99%提高到6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里,我市将投入500亿元用于以“蓝天、碧水、绿色、洁静”为重点的四大工程建设,完成生态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除工程建设外,我市将以环境污染整治为抓手,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切实使影响人民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全法规,严格执法,提高环保队伍的执法水平,建立高效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依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安全;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建设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强化环保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公开信息,保障公众的环境监督权、知情权和议政权,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记者龚哲明)

  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城乡统筹让老百姓读得起书读得好书

  《建议》原文: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解读: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全市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内涵,使城乡教育基本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农村,使宁波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达到这个目标,将重点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力度。二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加强相互合作,进一步推进城乡学校之间的对口支援。建立城乡中小学“校对校”帮扶制度,实行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四是大力实施“四项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

  此外,从2006年起,逐步推进城乡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争取两年内实现。(记者陈敏)

  卫生

  大力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建设让市民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

  《建议》原文: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市卫生局局长何一天解读:“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的两大战略重点是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基本医疗。

  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市已建立起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报告这五大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这犹如给公共卫生安全筑起了一道“屏障”。在“十一五”期间,这五大体系织就的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将进一步健全,并在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预防为主,尽可能地减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二是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能力,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基本医疗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今后五年里主要做好两件事:大力发展城乡社会卫生服务;巩固、提高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将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行政村。同时,集预防、康复、计生、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为了让群众得到更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培训工程将全面启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何将农民的“保命钱”用得更好?今后五年,我市将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合作医疗动态增长筹资机制;逐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同时,普遍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机制。另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社会卫生服务“三位一体”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使参保农民不仅看病时经济上受益,服务上也得实惠。

  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控制失业率

  《建议》原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控制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周光耀解读:主要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来扩大就业。一方面,不断完善并充分运用市场就业机制,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和城乡统筹就业。包括,坚持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长,以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冲破劳动力市场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及由此引起的对劳动力合理流动人为设置的各种壁垒,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和有序流动;鼓励城乡劳动力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建立健全政府帮困就业的长效援助机制;加快以乡镇为重点的基层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统筹城乡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起覆盖城乡劳动力的,以职工岗位培训、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青年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为内容的职业培训体系;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专业的设置;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构筑高技能人才的吸附承载平台;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评价依据、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记者沈朝晖)

  社保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市民养老医疗失业都有依靠

  《建议》原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功能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周光耀解读: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积极扩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加紧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县(市)、区级统筹管理,资金筹集上体现个人、集体、政府共同负担的责任。进一步推进被征地人员的养老保障,重点做好男满45周岁、女满35周岁的被征地人员的参保工作。统筹各类养老保险的互通衔接。

  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特殊困难群体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促进各类混合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保。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的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定点机构的竞争、退出机制,加大对违规医疗行为的处罚力度。全面实施以个人账户社会化管理为基础的门诊医疗保险制度,参保范围覆盖到城镇各类从业人员。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基本覆盖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努力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平衡能力,确保失业保险对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重点支持失业人员努力学习岗位技能和开展创业式就业,支持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健全工伤和生育保险体系。做好以农民工参保为重点的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在建筑、矿山等事故风险高、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中推进工伤保险。推进生育保险在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实施,全面构建女职工的生育保障体系。(记者沈朝晖)

  扶贫

  完善低保制度加强社会救助让困难群众生活有切实保障

  《建议》原文: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广泛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加强对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

  市民政局局长王月凤解读:“十一五”期间,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推进低保家庭“分类施保”政策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加强与失业保险和再就业的衔接,鼓励和促进其劳动自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收入水平及基本生活消费的必需费用,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低保操作程序,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要求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标准达到城镇的60%,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市级财政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市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解读:在今后五年中,慈善工作的重点仍是慈善资金募集和慈善救助。在资金募集方面,仍要依靠群众办慈善事业,引导市民广泛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激发爱心,鼓励奉献,努力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要探索建立慈善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鼓励广大企业积极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公民”理念,让更多的企业家成为慈善家。在慈善救助方面,重点是助学、助医、助困等,下一步要加大对因意外灾害、意外事故、患重病大病等致贫家庭的救助力度,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非宁波籍在甬就读的贫困大中专学生的救助,加大对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患病的救助。(记者卢磊)

  平安

  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美好

  《建议》原文: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建设公开沟通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合理反映利益诉求……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卢进新解读: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将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影响我市社会稳定。为此,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平安宁波”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深化基层系列平安建设工作。注重发挥专群结合的政治优势,提高基层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是不断完善维稳工作机制。注重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利益诉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注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重点,制订并实施社会治安防范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落实防控措施,强化对犯罪多发人群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大力推进“法治宁波”建设。注重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水平。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适应社会公众日益扩大的司法需求。(记者吴向正)

  文化

  努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让市民充分享受文化生活

  《建议》原文: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精品、文化阵地、文化传播、文化保护为重点,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柴英解读:“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大与广大群众有着密切关系的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其主要内容有:第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人人享受文化”生活提供保障。我市将新建江东新城市民文化广场、天一阁书库、艺术剧院院部和剧场、宁波书城等一批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的文化设施。将加快以宁波博物馆为龙头,以各类专题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为两翼的博物馆体系建设。有8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所有乡镇(街道)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站,其中90%以上达到“东海明珠”的标准;至少有1000个村建立村落文化宫,有100个社区建立社区文化宫,进一步完善十分钟文化活动圈。推进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以市第二图书馆和各县(市)区图书馆为骨干、高校图书馆为补充的图书资源共享建设。

  第二,打造城市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整合各类文化活动资源,开展“活力宁波”广场文化大互动、“平安宁波”社区文化活动季、“和谐宁波”廉政文化宣传月、“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等具有明显公众特点的活动。创新思路,继续打造宁波国际服装节、中国开渔节、梁祝婚俗节等文化活动品牌,使这些具有宁波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第三,“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每年将新增1000万元,各县(市)区也将安排相应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政府采购,使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群众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和戏剧。同时,将创作50部文艺精品,每年引进300个国内外文化团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记者董小军)

  体育

  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老百姓的健身需求

  《建议》原文:推进“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民小康体育工程”,加强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实施奥运争光计划……

  市体育局局长吴亚能解读:推进“健身工程”,通过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健身活动建设,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体育服务。在现有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苑(点)基本普及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六个一批。一是更新改造一批城市社区健身路径,使98%的城市社区建有1个以上体育健身路径(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服务圈”。二是建设一批行政村体育健身路径,“十一五”期间再建设1500个村落健身路径(点),使80%以上行政村拥有身边的健身设施。三是建设一批体育公园。与城建部门共同抓好滨江三公里体育健身长廊建设和管理,加快在公园、绿地配建体育设施,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园林化。四是开放一批学校体育场馆。配合教育局进一步抓好一批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工作,使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70%以上。五是完善一批大型场馆的健身功能。六是建设一批专业化体育健身场馆,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健身消费需求。

  市本级投入5亿元建设万人体育馆、蓝天健身中心、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二期、中国女排训练基地、篮球俱乐部训练基地和3个专业健身场馆。(记者崔小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