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病进社区”为何难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9:11 南方都市报

  “小病进社区”为何难实现

  广州市政协调研发现,政策引导致使社区医疗冷、大医院热

  关注天价医疗费

  政协调研

  本报讯一边是天价医药费闹得沸沸扬扬,一边却是定位于低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可罗雀,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广州乃至全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昨天上午,由广东省政协主办、广州市政协承办的广东省地级以上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如何解决广东省城乡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倍增加

  据介绍,从2001年到2005年6月止,广州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29个快速增加到113个,还有94个站点,平均每3.2万常住居民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了国家文明城市的要求。

  广州市政协科教文卫体(以下简称市政协)在今年7月至9月,调查了广州市7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调查发现,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仅有一两个略有盈利,其余基本处于不同程度的亏损状态,有的年亏损甚至高达50万元。

  大医院仅分流13%病人到社区

  大医院数次出现天价医药费事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位于为居民提供经济、方便、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医院价格明显低于大医院,但是在广州市仍然普遍存在患者舍近求远,病人半夜三更,不惜劳顿到大医院排队看病,而处于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门庭冷落。市民为何不愿意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市政协调研发现,目前大医院门诊量分流到社区的仅为1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而处于强势的大中型医院在市场的争夺中胜券在握。病人多,生意旺,高收费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一步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的医疗管理体制并未理顺。12个被视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院之间基本上都是由下而上的“单向转诊”(即从社区转诊到三级医院)。

  据分析,目前医保政策偏斜度不够造成了对市民就近社区就诊的引导不足。比如即便下行转诊通畅,转诊后由于医保结账手续繁琐,操作麻烦,影响市民在社区就诊的意欲。

  医保政策应引导“小病进社区”

  市政协调研组认为,应该坚持政府主导方向,由政府提供场地、资金,应该制定相应的医保政策,这个政策必须有利于引导“小病进社区”。市政协建议,降低或减免在社区的挂号费(由医保出),适当降低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自付比例,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简化双向转诊手续,尤其是自上而下转诊的手续。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可以使病人小病在社区医疗机构安心,大病在大医院顺心。只有将病人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合理分流,才能真正实现大中小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政协特别提出,政府除了微调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外,还应该注意到目前社区医生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建议通过多种途径为社区卫生工作者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用以规避和减轻医疗风险。

  市政协还建议,可以将计划生育指导工作逐步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应功能进行资源整合,教育部门可将学龄前教育的幼儿体格检查放在社区,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要转变观念,主动进入社区。

  记者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不少社区的居民反映:他们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很好水平也好,但是由于不能刷医保卡,他们也就不愿意在社区医院看病。因为现在只能到正规医院才能使用医保卡。

  A04—08版

  采写:本报记者宋元晖严艳彭科马宁通讯员穗协宣胡延滨吴远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