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爱心”名义下的“话语暴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9:33 金羊网-新快报

  石勇

  这段时间“研究生虐猫”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铺天盖地的口水从网络蔓延到平面媒体,成了一个“公共事件”。

  某些似乎很有“爱心”、充满道德义愤的人对这位虐待了20多只猫的复旦大学研究

生的“谴责”一浪高过一浪。诸如“残忍”、“没有人性”、“精神病”、“心理变态”、“你不该活在世上”的表达,让人想起文革的大字报。在巨大的压力下,这位叫张亮亮的学生已离开学校回家,并暂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打算。

  这个时候我突然为张亮亮同学感到担心,他能不能承受那样巨大的压力?在众口一词地痛斥中,他会不会精神崩溃?如果没那么严重,他会不会在已经认错的情况下强化自己的负罪感,进而一生中永远走不出这个阴影?很不幸,大众对他的这种明显过分的痛斥,因其在心理上的杀伤力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毁掉一个人、值得警惕的话语暴力。

  如果说大众最多只能表达“意见”,其话语暴力的威力只能借助人多势众的声势,那么专家的“意见”所具有的权威性则使它合理化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熊祥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与2002年清华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类似,张的虐猫行为主要也是由性格发展不成熟引起的,也称“心理适应不良”。

  我不知道熊祥玉这样说有何根据。这样大而无当的话只能是废话,除了给予大众的话语暴力以某种合理性论证的支持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他看到的相反,据我的观察,如果一个人具有施虐倾向,往往“心理适应”很好,在这个社会很混得开,因为他早没有“自我”,也就没有什么适应不了的。这样的人绝不是什么“性格发展不成熟”,而是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所构成的结构)已出现异常(畸变)。至于“心理适应”真的“不良”的人,其攻击性指向的多是自己,而不是外界。

  在“研究生虐猫”事件中,除了张亮亮,这些“心理适应”很好、用“爱心”的道德姿态玩弄话语暴力游戏的人们的心理同样值得认真品味。

  事实上,早就有声音指责这些“爱心人士”:他们对猫这种动物有“爱心”,但踩死一只蚂蚁时却一点也没想到自己凭什么剥夺蚂蚁的生命。我们的这个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这种伪善。一个饲养宠物、对其有无限“爱心”的人,见一个倒在街上的乞丐时,绝不会多看一眼。电视上经常报道的那些在动物园里对动物献“爱心”的人,同样不会用几块钱给自己冻得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同类献一下“爱心”。

  这一点在心理上其实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矛盾。一个人一旦缺乏某种对其心理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的情感或者体验,并且无法通过人性的联系获得时,就会产生移情,将其投射向外界某一事物。因此,对动物的所谓“爱心”不过是人早已没有“爱心”的一种表现。缺什么,就必须在心理上证明自己有什么。既然如此,人也并不是真的对动物有“爱心”———他的所谓“爱心”只不过是一种向自己“证明”的行为,而后者不过是证明他有“爱心”的工具罢了。

  动物就这样与人建立了一种联系:它承载了人的“爱心”,成为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而这种情感联系已成为人存在的一部分。在许多人以对猫的“爱心”来证明自己有“爱心”的时候,谁虐待猫,就威胁到了“爱心人士”的心理生存。就此而言,他们的话语暴力挺像一种“刺激-反应”。只可惜,这一切都发生在无意识层面,“自我”早已支离破碎的他们无法意识到它们———即使意识到了也不会承认。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