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职业妖魔化”请打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1:07 中国新闻网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近几年来,“职业妖魔化”成为内地社会的一种时髦行为。就因为出了个别的害群之马,一个接一个的职业被人们全盘抹黑、丑化、抹煞,使得这些职业的从业者灰溜溜的,职业光荣感荡然无存。这种“职业妖魔化”的评判,既不公正,也有悖于事实,危害颇大。

  最新一轮被“妖魔化”的是经济学家。月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率先发炮说“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五个”,各家报刊紧紧跟上遥相呼应,评论家起哄炒作,网友批评铺天盖地。好家伙,内地几百个大大小小经济学家,突然一下子都被打入另册,好像全成了狗屁不通的酒囊饭袋,你就等着下岗待业吧。

  联想起来,这几年被“妖魔化”的职业还有不少,譬如因为先后出过几个乡村小学教师奸淫、猥亵学生的案件,于是,某些报刊如获至宝,以为终于找到了吸引读者的“新闻点”,不惜大肆渲染,绘声绘色地描述,网上也到处是“禽兽教师”的字样。影响所及,昔日无限光荣的园丁、蜡烛,似乎都多多少少有了色魔、禽兽之嫌。

  影视界也确有几个惯于玩弄女演员的无赖导演、流氓导演,可正派的导演毕竟还是多数。然而,媒体几次大规模地“妖魔化”导演之后,如今人们一听说导演两个字,就会想到“潜规则”,想到“单独说戏”,想到“先上床后上戏”,就会露出暧昧的笑容:噢,你是干那个的,艳福不浅呀!

  此外,先后被妖魔化的还有股评人、记者、警察、医生、包工头、某高校的女大学生等等,让人不胜委屈又有口难辩。而且,“职业妖魔化”又延伸到“地区妖魔化”,深圳某区曾公开拉出横幅“坚决打击××省诈骗犯”,北京中关村则贴出标语“不和××省骗子做生意”。而如今,从“地区妖魔化”又延伸到“年代妖魔化”,最近报刊上就陆续有几篇文章在批评“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最不敬业”,要知道八十年代出生的是个惊人的数字,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呢!

  似乎我们民族历来就有这样的传统,喜欢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沉一船人。像“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的“妖魔化”说法,谁都知道这是夸张之词,却一直流传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虽然古有海瑞、包拯、于谦、况锺一干清廉之士,今有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诸多优秀公仆。

  西哲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要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任何一个行业、地区都是良莠并存,瑕瑜互见,因而,那种动不动就轻易下结论说洪洞县里无好人的“妖魔化”做法,只有义愤,没有理性,只能说明这些人头脑简单、行为幼稚,是情绪化的宣泄,与人有损,与事无补。批评与监督,是一个健全社会的正常职能,但批评时应该淡化被批评者的职业色彩,强调其错误或犯罪事实,不要殃及池鱼,打击一大片,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要只图骂得痛快,不计骂的后果,否则,这样的批评家多了,人人自危,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

  还说被那些人们一再贬损的内地经济学家吧,这二十来年,鼓吹改革开放,宣传市场经济,进行股份制启蒙教育,引进国外经济理论,阐述竞争理念,他们演说撰文,不遗余力,功不可没。如果说只有“不超过五个”的经济学家合格,显然是于事实不符,也是极不公平的。平心而论,也确有几个经济学家充当某些经济实体的代言人,获得不当收入,但想想看,哪个行业没有几个不良分子,哪个行业是一片净土,如果因此就妖魔化经济学家,那社会上还有什么合格和正当行业?(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陈鲁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