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在加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4:23 新民晚报

  24小时“挂”在互联网上,有事没事上各类BBS“灌水”,和隔壁寝室联机打游戏……随着住宿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习惯并热衷于这种网络生活。然而,在昨天下午开幕的2005沪港新专家圆桌会议暨第五届上海青年发展论坛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却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调查显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

  负面影响在加剧

  负责本次调查的华东师范大学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治平告诉记者,之所以开展这一调查,源于自己的校园生活经历——连续打了几天“帝国时代”,路过苏州河时看到船只往来,手指竟然下意识地做出点击鼠标的动作,而在他出于好玩心编了一套身份去网络聊天室连续侃了几天后,周围的朋友都觉得他的举止有些异样。这让他意识到,虚拟的生活对年轻学子的影响太大了。

  巧合的是,华师大已于2001年开展过一次类似研究,于是,杨治平在其基础上补充了问卷内容,向沪上部分高校的500名学生发放。调查结果令他有些吃惊——2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有负面影响,这一比例比2001年的数值一下增长了9%;2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比2001年增长了17%。

  “明知故犯”令人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认为网络对于自己道德观念有冲击,且有70%的学子认为虚拟空间需要讲道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却明显缺乏自控能力——有46%的大学生曾浏览过色情网站,其中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色情网站,11%的大学生承认有过虚拟性行为;57%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75%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下载盗版音乐和软件;50%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讲过脏话;更有13%的学生直言不讳:上网使自己更“虚伪”。

  “网上的不道德行为,会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刺激,模糊是非观念”,在杨治平看来,“行”和“思”的背道而驰,常常是“人格分裂”的诱因,会给性格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这无疑成了埋在青年人正常学习生活里的一枚“定时炸弹”。杨治平呼吁,在为未成年人营建“绿色网络”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对大学校园的网络环境加强监管,别让一些年轻人在网络中迷失方向。

  本报记者陆梓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